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健康上健身房 才能真「逆齡」
字體
瀏覽人次:27831 返回列表

 

無論白天、晚上,各健身中心總是人滿為患,連以前不太愛運動的阿公、阿嬤也加入運動行列,甚至跟著年輕人玩起TRX、彈力繩、壺鈴等時髦運動。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表示,這幾年,健身房多樣化運動項目與設施,確實培養不少運動人口,但有運動習慣,不代表有正確運動觀念。

 

健身房運動不簡單,方式錯誤會傷身

多數人以為「運動」很簡單,到健身房運動,只要看別人怎麼做,依樣畫葫蘆照著做,也可以跟別人一樣訓練出強壯肌肉。「運動,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簡單。」許宏志說,到健身房運動跟在公園裡散步不一樣,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受傷。

 

到健身房看到很多民眾,自行做重量訓練,姿勢不正確、用錯力……,科學化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體育博士何立安語重心長地說:「錯誤的運動方式比不運動還可怕,它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即便是長期在健身房運動的人,也可能發生不小心扭傷或肌肉受傷的情形,甚至還有人因為忽略身體警訊,進行激烈運動而導致死亡的案例。許宏志強調,運動看似簡單,其實一點也不簡單,要「健康」動,最好找教練協助指導,才不會讓自己陷入受傷危機。

 

4種體能訓練,打造活到老的身體

根據統計,台灣5564歲人口中,約有50%的人不運動或少運動;6574歲人口中,約有65%的人不運動或少運動;75歲以上人口中,男性有13、女性有12比例沒有或僅少運動。為打造能夠活到老的身體,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到健身房運動,讓自己更有體能。

 

要如何打造活到老的身體?許宏志說,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建議中老年人,做以下4種體能鍛練:

 

◆肌力

肌力強度不足,會導致身體無法自由活動,難以維持姿勢,如果有計畫的鍛練日常生活所需的肌肉,就可以讓各種動作順暢,也能避免跌倒等意外,此外,腰部肌群與膝蓋附近、腿部的肌肉強健,也能預防腰部、膝蓋疼痛的困擾。

 

◆耐力

長時間進行有氧運動,可使心血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得到充分的刺激,增加心肺耐力,進而讓全身各組織、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維持在最佳狀態。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提升身體機能。

 

◆關節柔軟度

關節柔軟度佳,可活動的角度更大,連帶讓全身肢體運動更加靈活,簡單的伸展操或物理治療的復健操,都能有效訓練。

 

◆平衡感

平衡能力是一種肢體的感覺、控制與協調能力,若平衡感不佳,加上原本下肢本來就容易發生跌倒意外,尤其是老人家因跌倒而骨折的比例相當高。

 

健身房受傷部位,下肢問題最多

4種訓練看起來容易,但需要有教練從旁協助,不然很容易受傷。許宏志觀察發現,中老年人上健身房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以下肢問題最多。

 

足底筋膜炎

以足部問題為例,跑步機速度過快,很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許宏志解釋,年紀大了,足跟的脂肪墊變薄無法吸收震動衝擊,會造成足底筋膜炎,此類的足底筋膜炎稱為「脂肪墊症候群」。錯誤的運動方式也會引起足底筋膜炎,年紀大了,足底筋膜延展性變差或變硬,用力不當,易造成足跟下方,接近阿基里斯腱的彎曲處發生足底筋膜炎。

 

◆膝蓋疼痛

老年人也常發生運動後膝蓋疼痛問題。這是很多人的困擾,到醫院照片子,膝蓋正常,沒有退化,但一運動,膝蓋就劇烈疼痛,許宏志說,主要是因為年紀增長後,膝關節內的半月軟骨含水量變少而變硬,激烈運動會讓軟骨磨擦附近組織而造成發炎疼痛。

 

◆骨折、脫臼

健身動作不正確,也會造成骨折、脫臼。醫師發現,多數骨折或脫臼的例子,是因為健身動作不正確,尤其重量訓練器材更易導致此種情形。運動傷害造成的骨折以下肢為多,特別是一些強調腿部肌力鍛練的器材如小腿抬舉器等,可能因訓練過度造成小腿骨折。

 

◆肩頸腰酸背痛

用錯力也會讓身體傷痕累累,包括閃腰(急性肌肉收縮)、肩膀夾擊症(因為旋轉肌不平均造成肩膀肱盂關節夾到其內組織)、下背痛(過度牽拉背肌)、頸痛等毛病。

 

增肌運動好處多,逆轉老化又長壽

運動好處相當多,何立安強調,除了延長壽命,還可扭轉老化的過程,反轉生理反應,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減少身體失能的風險。

 

但是要逆轉老化、反轉生理機制,必須從肌肉下手。何立安表示,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要增加肌肉,必須讓肌肉有足夠的刺激,也就是適度的重量訓練,提升肌肉量,身體就能運用自如,不會僵硬,不會笨拙,不會遲緩,人體運動能力會大大提升。

 

說得更簡單一點,大多數的人只需要增肌,不需要瘦身,即使是過胖的人為了健康必須瘦身,也應該從增肌開始。何立安說,人體運動能力,來自於強健的肌肉功能,有了充足的肌肉質量,代謝狀況會變好,這是減肥的重要前置步驟。

 

運動後  緩和伸展不可少

很多人運動完,轉身走人,許宏志說,千萬不可這樣,運動完,一定要花510分鐘做緩和伸展操,特別是中老年人更不能偷懶。運動後的緩和伸展操,主要目的是讓因運動充血的四肢肌肉,逐漸順暢回流心臟,避免造成心律不整,而且可讓交感副交感神經逐漸恢復平衡狀態。

 

運動會使肌肉收縮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年輕人肌肉量足夠、收縮效率好,回流時較順暢;但到一定年紀後,血管彈性變差,肌肉量漸少,回流順暢度會受影響,嚴重時容易出現心悸、甚至心律不整。

 

老人家運動後沒有做緩和伸展操,容易引發心律不整外,排尿性眩暈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許宏志說,在膀胱排空尿液後,骨盆腔內壓力降低,血液流入骨盆腔內,加上膀胱收縮時交感神經興奮後的反射性血管擴張,會導致暫時血壓下降而引起眩暈。

 

運動時一定隨時補水

激烈運動會造成體內電解質、水分及血糖變化,應多留意。空腹過久或吃太少食物就直接運動,也容易出現臉色蒼白、冒冷汗、呼吸急促等狀況。許宏志強調,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口渴就表示身體缺水,需要補充水分,千萬不要ㄍㄧㄥ到最後才喝,以免發生嚴重脫水。

 

最好固定每15分鐘就喝200c.c.開水。因為老年人對於缺水口渴等感覺反應較慢,若等到口渴才喝水,體內水分流失可能已超過影響運動表現的20%,身體缺乏水分,會使人感到疲乏,容易產生錯誤判斷,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後,若身體覺得疲倦,最好先休息,等休息夠了,才能繼續運動。因為當身體狀況還沒有足夠的休息就再次運動,會增加運動受傷的機率。

 

有慢性疾病  運動要小心

很多人不把「運動」當一回事,以為只要穿上運動鞋、運動服,到健身中心站上跑步機,就可以把健康指數找回來。許宏志表示,對健康的人來說,確實可透過運動,讓健康指數由「紅」變「綠」。不過,對身體已經亮起「紅燈」的人來說,最好請醫師評估,選擇適合的運動與頻率。

 

許宏志強調,運動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以高血壓為例,太劇烈的運動,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作,不可不慎。血壓較穩定者,可以從事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較激烈運動;血壓控制較不穩定者,適合散步、體操等較溫和運動。

 

又如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不宜爬山或慢跑,最好採間歇性、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健走、太極拳等。糖尿病患應避免空腹運動或是參與激烈運動,以免引發低血糖,最好飯後1小時再運動,或有人陪伴下運動。

 

心臟病患運動量應循序漸進,以運動、休息、再運動的間斷方式,慢慢增加運動量。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避免跑步、舉重等劇烈運動,經過雷射治療的病患,需要得到眼科醫師的許可,才可以從事運動。

 

運動後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很多人會問,運動後到底該不該吃東西?該如何補充?許宏志表示,運動時會消耗人體內的肝醣,產生疲倦感,運動若超過1個小時,在運動後1小時內最好吃些東西,以增加能量,較快恢復體力。

 

如果想減肥,就不要吃太多,但不要完全不吃,不然會因血糖過低而變得更疲倦,建議可吃一根香蕉或是一瓶無糖豆漿。若想要增加肌肉量,可以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如水煮蛋、雞胸肉或是毛豆、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

 

不過,中老年人運動後不建議補充過多的蛋白質。許宏志認為,中老年人不比年輕人會從事激烈性運動,所以不需要補充蛋白質修補肌肉,只要補充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讓血糖維持在平衡狀態,不致因低血糖發生意外。

 

對中老年人來說,運動後,高蛋白飲食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飯後才運動,可以喝無糖豆漿取代碳水化合物。

 

你有肌肉嗎?要運動了! 

現代人懶得動,每天回到家只想賴在沙發上滑手機,導致肌肉量快速流失。何立安表示,要知道自已有沒有肌肉,只要符合以下4種狀況,表示你該從沙發上起來,訓練你的肌肉了。

 

□狀況1:容易感到疲勞、缺乏活力。

□狀況2:經常感到這裡酸、那裡痛,而且酸痛持續很久。

□狀況3:可以挑戰的東西變少了。比如以前到郊外走路,不會覺得累,現在走沒幾步路就很累,且腳酸得不得了,有些人甚至連爬個樓梯都氣喘如牛。

□狀況4:無法搬重物,有些人連行李都搬不動,得請別人幫忙。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02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