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預防頭頸癌症定期篩檢遠離菸、檳、酒
字體
瀏覽人次:28910 返回列表



口腔癌、口咽癌與下咽癌等,都與抽菸、酗酒、嚼檳榔等危險行為關係密切,因此,要防範頭頸癌症上身,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戒除這些不良的嗜好。

 

害怕治療後僅剩一張破碎的臉、無法發聲的喉嚨與不復存在的舌頭……,不少頭頸癌患者抱著「寧願病死,也不接受治療」的逃避心理,來面對癌症威脅。其實隨著醫學進步,這些結果不再是必然,醫師強調,早期頭頸癌若能及時治療,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患者不僅可以保住性命,也多能保住顏面與器官。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表示,頭頸癌的治療有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或合併採用上述多種療法等。原則上,早期的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及下咽癌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或有頸部轉移的病人,宜併採頸部淋巴廓清術及術後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至於早期的鼻咽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即可獲極佳的成效,非早期的鼻咽癌病人除放療外,需合併化學治療,復發的病人也可考慮手術治療。而不論是外科手術或非外科治療,這兩大治療領域在近10年來,都有突破性的進步,使頭頸癌的治療成功率獲得大幅提升。

 

微創外科手術成趨勢

頭頸部癌症的外科治療,自10年前陳穆寬教授將微創內視鏡手術創新,運用於鼻咽癌治療,帶動了國內頭頸癌微創手術的發展風潮,進而實質佳惠眾多頭頸癌患者,有更多機會可以保留住器官。

 

舉例來說,傳統的鼻咽癌手術是從鼻側或臉部中間線切開,掀起顏面後進行腫瘤摘除,術後傷口長達10餘公分且手術併發症高。而現行的內視鏡鼻咽癌切除手術,是從鼻孔伸入內視鏡與雷射刀,新近更有高科技的導航系統加入輔助,可於術前將患部3D立體定位影像與手術器械、手術部位的相對位置做出精確模擬,方便醫師構思最佳手術途徑,不只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患者術後恢復也更快。

 

傳統的喉癌手術多是從頸部切開,進行喉部部分切除手術,術後往往留下明顯疤痕,而近年來經口雷射手術的應用,使喉癌患者可以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讓醫師從口腔伸入器械切除腫瘤,並保留住較大範圍的喉部重要組織,降低手術對吞嚥、呼吸及構音等功能的影響,且外表不留疤痕。

 

另外,早年以外科手術治療位於喉嚨深處的下咽癌,術後常留下蜈蚣疤與吞嚥困難,甚至可能需永久置放鼻胃管餵食等問題。近年來新引進的經口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可以在極小空間內執行精細切割與縫合,用於早期下咽腫瘤切除術,無論是手術出血量、患者疼痛感或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都較傳統手術大幅縮小。

 

放射線治療大躍進

在非手術治療部分,放射線治療是根治鼻咽癌的一大利器,隨著放射治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二度空間放射治療、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到螺旋刀、電腦刀、銳速刀、亞瑟刀……等影像導航放射線治療,以及現正計畫引進台灣的質子射束治療等,目的都是想徹底殺滅腫瘤,並盡量保護正常組織器官的功能。

 

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張東浩醫師說,10年前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常使唾液腺受到永久性傷害,引發口乾、疼痛、吞嚥困難、唾液黏稠、張嘴困難等副作用。而現行的放射線治療可以做到加強腫瘤區域的照射劑量,並有效地降低週圍正常組織器官的照射量,可降低放療後副作用的發生率與嚴重程度。

 

至於治療成功率部分,從全台鼻咽癌的癌症登記資料中可以發現,200620072008年新增的鼻咽癌患者,治療後各追蹤3年,患者存活的比例分別為74.8%75.6%77.7%,顯示治療成功率正逐步提升中。

 

值得注意的是,吞嚥困難是頭頸癌患者常見的問題,腫瘤本身、手術及放療等都會造成,像咳嗽或噎到、吞嚥時感覺痛或喉乾、食物吞不下去等,容易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可換個烹調方式或使用食物增稠劑,改變食物的黏稠度後,就會比較好吞嚥,進而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標靶藥物為治療新契機

藥物治療方面,除了合併傳統化學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之外,對於晚期、復發及轉移性頭頸癌,近年來也有標靶藥物可以應用。根據研究指出,未經手術治療的頭頸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搭配放射線治療與單純使用放療者相比,約可降低27%的局部復發風險,相當於整體存活效益可增加20個月的壽命。

 

目前健保署開放晚期局部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患者,年齡大於或等於70歲,或腎功能不佳(肌酸酐清除速率小於50mlmin)、聽力障礙、無法耐受傳統鉑金類化學藥物治療者,可依規定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不過,醫界認為未來的治療趨勢,應是按患者病況,甚至在癌病早期便合併手術或放療、化療使用,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並保留住器官與功能,使患者在戰勝癌症後,能再健全地的重返社會。

 

及早治療,9成可治癒

陳穆寬表示,頭頸癌中的鼻咽癌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罹患鼻咽癌,則一等親都應定期接受篩檢,至於口腔癌、口咽癌與下咽癌等與抽菸、酗酒、嚼檳榔等危險行為關係密切。根據研究顯示,嚼食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8倍,有喝酒習慣的人罹病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有抽菸習慣的人為18倍,如果菸、酒、檳榔統統來的話,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因此,醫師呼籲,要防範癌症上身,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戒除不良嗜好。

 

萬一發現有不正常的徵兆,例如口腔黏膜有紅色或白色斑點且對熱敏感,或是長期潰瘍不癒,千萬不要心存僥倖或是刻意逃避。鼻咽癌、口咽癌及下咽癌患者,若能在第一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5年平均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但可惜的是,臨床上看過太多不敢面對現實的患者,拖到第34期才就醫,不僅需接受較複雜的治療程序,長期存活率也下降到5成左右。

 

此外,醫師也提醒民眾,當發現頸部有不明腫塊或淋巴腺腫大時,千萬不可貿然切片化驗,因為如果是惡性的腫瘤,有將近9成的機率是由頭頸癌轉移而來,逕行切片檢查或直接割除,反倒可能降低治療效果。此時最好能找耳鼻喉專科醫師詳細診察,必要時進行鼻咽、口咽、喉頭及下咽部位內視鏡檢查,若是鼻咽癌引起的頸部腫瘤,應採放射治療為主,化學治療為輔的治療模式。若是其他頭頸癌引起的頸部腫瘤,則應由醫師做全盤性考量,擬定適合的治療策略,以提升治療成功率。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8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