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破解關節痛5迷思
字體
瀏覽人次:31857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3期

文 郭岳潭

<迷思1>老了關節就一定會卡卡、疼痛,年輕人不用擔心?

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的確大多是老年人,主要原因就是從年輕時開始,長期以來的持續活動、負重以及傷害累積所造成的,最後種下年老後,關節退化的結果。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出現關節活動卡卡、腫脹、積水、疼痛等症狀,甚至嚴重惡化造成關節變形,就會影響日常活動的能力。

 

老化是關節炎風險因子之一

台灣楓城骨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說明,雖然老化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機率,也是產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大風險因素;但其實老化並不是直接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老年人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老化因素外,其實,退化性關節炎是多種成因導致的疾病,與創傷、負重、感染、發炎疾病,以及其他關節疾病都有關係,而軟骨退化後產生的發炎物質,會破壞關節腔,更容易形成退化性關節炎。

 

年輕人多因運動傷害傷關節

隨著運動風氣漸盛,如果年輕人運動時沒有量力而為,或是沒有做好關節保護準備,很容易就會發生運動傷害,例如半月板受傷、十字韌帶斷裂、骨折脫位、發炎性關節炎等,也都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其中十字韌帶斷裂,也就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而且是運動傷害導致年輕人創傷之後,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的常見原因。如果十字韌帶斷裂後,沒有妥善處置,可能會造成膝關節平衡不穩定,而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速度,很容易提早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迷思2>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了?

正常來說,膝部關節會疼痛的原因,通常是由一次性的急性損傷,或是經常重複性的動作所引起,隨著時間及年齡的增長,進而向膝蓋施加壓力,造成膝部關節使用過度,以及體重過重,造成下背部、臀部、膝蓋、腳踝等關節,承受過度壓力,進而增加了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然而,減少活動卻會導致肌力虛弱,增加受傷的機會,因此,建議最好適度活動。

 

學習正確運動,盡早開始是關鍵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指出,根據紐約州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研究發現,預防膝蓋受傷最好的方式,就是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態,並學習如何正確運動,且運動的關鍵是儘早開始,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要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如果已經有膝蓋疼痛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物理治療師的協助,可以幫助建立適當的運動方案;而物理治療可以幫助增加靈活性,並增強支撐膝蓋的肌肉。舉例來說,如果膝蓋很容易因為關節炎而引起慢性疼痛,就要避免衝擊性的運動,建議選擇橢圓機來取代跑步機;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膝蓋疼痛問題,建議選擇游泳及騎腳踏車等非負重運動,對膝蓋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其中游泳是最好的運動之一,水有浮力可以支撐體重,並減輕運動時關節的負重,其中又以自由式對關節傷害較小。

 

核心肌肉是健康骨骼的基礎

趙順榮強調,在運動之前,記得一定要充分暖身、熱身,進行伸展運動,就可以有效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伸展時,最重要的是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及柔韌性,才可以減少膝蓋受傷的風險。

 

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可以保持腿部、臀部及核心肌肉的強壯,而較好的核心肌肉是良好姿勢及健康骨骼的基礎,尤其臀部、腿部的肌肉強壯,就有助於減輕膝蓋的壓力。

 

<迷思3>關節痛的時候,吃止痛藥快速止痛就好?

許多不同的狀況都會導致關節疼痛,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滑囊炎,以及十字韌帶撕裂傷及扭傷。

 

關節痛會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從腳到肩膀、手部,其中膝關節疼痛是最常見的身體不適症狀,其次是肩膀及腰部疼痛。

 

非類固醇消炎藥,能抑制發炎反應

趙順榮表示,無論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通常都可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主要目的是抑制發炎反應,即使是有腫脹的中度或重度關節痛,也能透過NSAID來有效改善關節疼痛。不過,如果長期有關節疼痛的問題,仍建議就醫檢查,由醫師給予適合的處方治療,如果有體重超重的問題,減輕體重就可以減輕關節疼痛的壓力。

物理療法則可以在專業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治療、超聲波治療、冷熱

療法,以及經皮神經電刺激止痛等方式,透過增強關節週圍的肌肉及關節穩定度,來改善關節疼痛的問題簡單的冰熱敷,可緩解關節疼痛居家護理可以使用簡單冰熱敷的方法來緩解關節痛,或是使用護腕、護膝等包裹物保護關節。對於急性關節疼痛及關節炎症,可以每天冰敷數次、每次以15分鐘為限,冰敷時,應將關節抬高到心臟水平之上;對於關節週圍的肌肉痙攣,則可以使用熱敷墊,若是疼痛加劇,應尋求專業醫師治療。

 

根據研究顯示,正確使用補充劑,可能可以暫時緩解關節疼痛。趙順榮說明,葡萄糖胺及軟骨素,有助於使軟骨吸收足夠的關節潤滑液,以維持關節的健康,但只對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有效,而且沒有預防作用。對於低維生素D狀態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則可以補充維生素D來緩解關節疼痛。

 

<迷思4>關節痛的時候,不能吃香蕉、海鮮食物?

國內外並沒有確實的文獻證實,吃香蕉會傷筋骨,使關節炎疼痛症狀更嚴重的說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指出,香蕉是補充熱量很好的水果來源,也提供含量豐富的礦物質,其中鉀離子含量很高,有助於體內電解質平衡。不過,腎臟病患攝取鉀離子過多,容易累積在體內,造成心臟的問題,所以,腎臟病患一定要嚴格限制鉀的攝取。

 

香蕉不會傷筋骨,但也別吃過量

原則上,一般人建議一天食用12根香蕉,對筋骨疼痛並無明顯影響,但香蕉的礦物質含量豐富,包括鈣、磷、鐵、鎂、鉀、錳等,若是食用香蕉時,高磷可能對骨折復原不利;鎂攝取過量,也容易造成肌肉麻痺及肌腱疼痛的副作用。另外,香蕉含高醣,經過代謝後,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可能造成神經、肌肉的協調失衡,容易引發傷處疼痛或惡化。

 

事實上,造成關節炎疼痛的原因眾多,有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其中痛風性關節炎必須嚴格限制蛤蜊、蝦、蟹等帶殼海鮮類食物,以及內臟類、火鍋湯、豆類、菇類、啤酒等含高普林的食物。

 

適量攝取深海魚,減輕關節發炎疼痛

因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食用過多海鮮食物的話,容易形成高尿酸血症,會使尿酸納鹽累積在關節腔內,使得關節炎疼痛的症狀更加嚴重,進而產生的痛風性關節炎,甚至引發痛風,因此,建議適量食用。其他非痛風性關節炎類型的關節炎病患則沒有限制。

 

洪若樸說明,關節炎其實是身體產生發炎反應,研究發現,抑制前列腺素可以減輕關節發炎、疼痛等症狀,而深海魚如鮭魚、鮪魚、鯖魚、鯡魚,都含有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建議每星期食用魚肉34次,能夠有效對抗發炎。

 

<迷思5>置換人工關節,就可一勞永逸?

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大多是老年人,由於身體活動量比年輕人少,一旦罹患關節炎會導致關節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嚴重影響活動量;而進行置換人工關節,的確可有效解除關節疼痛,同時改善活動的功能,也能恢復較佳的活動能力。

 

楊榮森指出,置換人工髖關節手術發明至今,已有將近60年的歷史,目前已成為解決退化性關節炎的常規手術,無論是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炎病變都適用。

 

置換人工關節後,並非一勞永逸

一旦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疾病是不可逆的,當關節炎嚴重到侵犯所有的關節面,而且病患的膝關節疼痛無法獲得減緩時,就可以考慮接受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術後能夠有效解除病患的膝關節疼痛及活動能力。

 

楊榮森強調,置換人工關節後並非一勞永逸,也不可能用一輩子都不會壞。根據統計,正常情況使用下,有高達9095%以上的人工關節壽命,大約可以維持15年以上。然而,人工關節使用久了,難免也會發生磨損,建議術後仍要注意關節保養,日常飲食則應營養均衡,可適量補充鈣質及維生素E,才能幫助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

 

換了人工關節,ㄧ樣要做保養工作首先,應該要控制體重,因為減輕體重可平衡關節的負荷,也能避免人工關節過度磨損,另外,平時活動應減少增加關節的負荷,包括避免蹲、跪、跑、跳等動作,以及避免手提或背負重物,都可減緩人工關節功能的喪失。

 

另外,接受置換人工關節手術後,以老人醫學的觀點來看,建議術後及早積極進行復健約3個月,千萬別因為害怕疼痛就少活動,反而會導致骨質疏鬆造成人工關節鬆脫,可以適度從事低強度運動,例如散步、游泳等,來增加骨質密度,也可能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

延伸閱讀:

久坐、久站讓膝關節退化? 鞋內加片鞋墊解決疼痛問題

運動容易損膝蓋? 日常3動作殺傷力更大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