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唱KTV 謀殺聽力
字體
瀏覽人次:32815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7期】

文/梁惠雯

 

娛樂性噪音正在謀殺你、我的聽力!醫師說,耳朵所能承載的安全噪音值是在85分貝以下,高於這個數字且在90分貝噪音音量中,持續長達8小時以上,就會造成聽力受損。

 

只老年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造成聽力衰退,年輕人聽力受損的情形也越來越多。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3C產品的普及,噪音來源早已變得更加多元,包括唱KTV、聽音響、看電視、看演唱會、戴耳機聽音樂等,都會對聽力造成很大的危害。

 

台灣師範大學曾針對1787位大學生,進行一項關於「暴露在娛樂性噪音導致聽力受損情形」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0%的受訪者有使用耳機隨身聽的習慣,每天使用者為12%,音量設定(1~10)平均在4.6;而在參加演唱會等音量過大的環境中,只有14%的人使用過耳塞,自認有聽力受損者卻僅占8%。

 

娛樂性噪音危害大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哲民指出,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近年來,年輕人因聽力受損就醫的比例有升高趨勢,探究其原因,除了職業性之外,有絕大部分是來自於「娛樂型」因素,像是在密閉空間唱KTV,音量就高達90~100分貝,戴耳機聽音樂的傷害,更甚於室內音響。

 

最近盛行的演唱會活動,更是潛伏「聽損危機」,現場音量可高達110~120分貝,只要持續聽個5~10分鐘,就可能造成暫時性的聽力喪失,更可怕的還有瞬間「爆音」,這種突然間強烈的音量刺激,分貝高達140,恐使耳膜震破、損害內耳神經,造成永久性傷害,常令人後悔莫及。

 

吳哲民表示,聽力是否受損和音量、持續時間以及頻幅(聲音的高低)相關。一般而言,安全值是在85分貝上下(說話音量約為50~60分貝、街道汽機車聲約為80~90分貝),上限則為120分貝。

 

通常音量低於50分貝時,會讓人覺得舒適寧靜、注意力集中,並且心情愉快;逾70分貝以上,就會開始覺得心情煩躁、神經緊張、無法專心,並會影響學習;一旦音量超過90分貝,且持續長達8小時時,就可能造成聽力受損,分貝越高,能夠忍受的時間就越短。

 

老人重聽多老化造成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指出,104年國內聽力受損人數高達12萬人,約占總人口數5%,其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顯示聽力受損人口較想像中的多出許多。

 

除了噪音因素之外,聽力受損原因還包括老化,一般發生年齡是在50歲以後,退化程度約為每10年減少10分貝。有文獻指出,50~60歲間約1/4有聽力障礙,65歲以上占1/3,到了85歲以上,則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有聽力退化的問題。

 

有聽力障礙的老人家,不僅講話嗓門越來越大聲、電視音量越開越大,久了,也變得不愛聽,也不愛講,放棄溝通,不僅影響身心,也阻礙了社交發展。吳哲民表示,噪音導致的聽力損傷可以預防,但老化引起的聽力退化卻是因人而異,而有不等的嚴重度。退化的原因多屬於「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即耳蝸毛細胞萎縮或聽神經退化,造成腦部對聲音的辨識能力變差,形成「有聽,沒有懂」的狀態。

 

在門診中,醫師會先了解患者的相關病史,例如是否有在噪音環境中工作等,當排除噪音因素之後,才能確定是老化導致的聽力障礙。這時候,會視聽損程度或語音辨別度來建議患者配戴助聽器,或是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幫助改善聽力問題,然而前者常見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後者則受限於價格昂貴,常影響到選用意願。

 

助聽器改善效果有限

吳哲民解釋,一般人對音量短期可接受的範圍可達120分貝,但老人家退化的內耳助聽器對於音量的敏感度較高,有些人只要80~90分貝就會感到不舒服。助聽器的主要功能是將聲音放大,所以,常見有患者反應「太吵」受不了,戴了頭很痛,有時沒辦法關掉,整天都在認真聽,很累。

 

近來助聽器的功能雖已有所改善,盡量減低其週遭噪音,但在配戴上還是需要至少2~3個月的適應期,可先從安靜的地方開始使用,並逐漸拉長配戴時間,適應後再改到較吵的環境中配戴。

 

至於人工電子耳主要是提供使用助聽器效果不好,且聽損達90分貝以上的患者以手術植入使用。目前雖有健保補助手術及住院醫藥費用,但光是單耳的材料費就需要自費負擔70多萬元以上,令不少人卻步。此外,適用對象也須經專業評估,視病因而定,並非全都有效。

 

年輕保持好習慣,避免重聽提早來

年輕族群對於聽力受損的警覺性過低,認為要到老年才會發生,忽略了「使用習慣」與「暴露噪音環境」,都是造成後天聽力受損的重要關鍵。尤其,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普及,隨時可見有年輕人插上耳機享受音樂,吳哲民提醒,並不是「高噪音環境」聽力才會受損,只要長期處於持續性噪音的環境下,就會造成聽力損傷。

 

保護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噪音環境,倘若一定得在噪音環境中工作,可以使用海棉式耳塞、耳罩式耳機來隔絕噪音;喜歡聽音樂的人,最好選擇耳罩式、具降低週邊噪音功能的耳機,並將音量維持在平時講話的大小,且每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聽力受損往往是漸進式的改變且多為不可逆,等到查覺有問題時,通常已難復原。保健聽力的原則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對噪音的警覺、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噪音環境等,只要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即可避免聽力損害提早來報到。

 

醫師建議,盡量不要使用耳機聽音樂,音量超大的演唱會、舞廳、PUB等應少去,或是不要太靠近喇叭處;有需要時,使用耳罩或耳塞可減少噪音傷害。此外,住家及工作場所宜選擇噪音污染較少的地方,居家可選擇使用低噪音的電器用品,或是利用壁紙等吸音效果較好的材料來消弱噪音,而使用木質家具、安裝氣密窗或隔音窗等,也都能有助於隔除噪音。

 

聽力易受損高危險群

噪音性聽力損失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仍有些高危險群,多半與職業有關。例如受到運輸工具低頻噪音干擾的空服員或卡車司機、常操作洗牙機或鑽牙器具的牙醫師或牙科助理、工廠生產線作業員,或常暴露於高分貝警示器的警消人員,甚至是演奏家、音樂家、搖滾樂手等,都容易發生噪音性聽損。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耳鳴 當心聽力受損
電視愈開愈大聲,老化還是生病?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