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逐漸緊繃的疫情可說是讓人喘不過氣,第一線醫護人員承受的巨大壓力可說是難以想像。現在更令人繃緊神經的是,新冠肺炎竟然還留了一手「大絕招」,讓無症狀患者完全無法察覺自己染疫,等到呼吸困難、臉色發黑時已經來不及了?究竟是什麼可怕的殺招,不僅讓醫護人員頭痛萬分,而且還讓在家猝死案例漸漸增加?
COVID-19殺人於無形 三招便手起刀落奪人命
科學家研究新冠肺炎如何攻擊身體肺部,最致命的「必殺技」是讓身體「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隱形缺氧並非只有病人會出現,登山客、飛行員身上也會發生,他們因所處位置海拔太高、氣壓降低,每次吸入肺部的氧氣減少,身體容易在不自覺中出現缺氧。
COVID-19病毒的必殺技之一,就是讓感染者身體慢慢缺氧,患者初期並無呼吸困難的感受,可能以為症狀輕微未及時就醫,但隨著時間流逝,將漸漸覺得呼吸困難、胸悶,而此時病情已相當危急。
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醫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教授貝拉.蘇姬(Bela Suki)與生物醫學工程師雅各.赫爾曼(Jacob Herrmann)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中發表論文,他們在研究中用電腦建模出3種隱形缺氧的情況:
首先,一般而言,肺部受到損傷後,正常狀態下會出現血管收縮,讓血液流至充滿氧氣的肺組織。但COVID-19會破壞肺部功能,讓血液無法攜帶氧氣,導致身體含氧量慢慢變低。第二,血管壁受COVID-19感染發炎後,會在肺部會凝結成血塊,也會造成缺氧。第三,COVID-19會導致血氧供應失衡,這在許多呼吸道疾病中也可見到(例如哮喘),這樣的供應失衡。
確診者「拒絕就醫」竟猝死家中? 可別因面子問題丟掉小命!
總的而言,COVID-19病毒狡猾危險之處,在於能隱形傳播又可能引起隱形缺氧。已有相關研究發現,病毒在無症狀患者上具有14天的傳播能力,足以讓社區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因此,不少國外專家也建議在家隔離的患者,使用血氧監測等儀器,隨時注意自己的血氧濃度,避免掉入隱形缺氧而不自知。
事實上,對肺炎患者而言,監測血氧濃度相當重要。血氧低於95%以下可能已屬於輕度肺炎,低於90%則進入重症階段。台灣疫情指揮中心也針對檢疫所內690名確診個案,發放血氧探測儀讓他們自行檢測血氧濃度,一旦有血氧變化將立即送醫處置。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與病毒的這場戰爭中,人類對於COVID-19的認識尚不足夠,更遑論要求一般民眾注意「隱形缺氧」的危險性。目前國內已傳出數起確診者因拒絕就醫在家中猝死個案,且大多為60歲以上年長族群。可見COVID-19變異之後,患者可能以為自己還算健康,甚至症狀輕微而不在意,最終演變為無法挽回的結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延伸閱讀:
·Omicron最長可活8天!拿包裹、住旅館感染風險高? 專家授「2習慣」防堵
·Omicron BA.2無症狀傳染超強! 重症醫提「內用吃飯6守則」:別亂移這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