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別怕破壞氣氛!聚會勸酒如何拒絕? 超管用「5招」趕快學起來
字體
瀏覽人次:4582 返回列表

 

聚餐場合中,有些人會因營造熱鬧氣氛或是因自身酒量好而勸酒,親友、同事之間難免會為維持和氣而勉強接受,但隨著一杯又一杯的黃湯下肚,恐造成身體不適,你是否遇到類似情形,頗感困擾呢?

 

喝酒傷身 半數台灣人有酒精不耐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分析資料顯示,與飲酒有關的死因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第10位,肝癌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2,000人。

 

研究顯示,台灣近半數人口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酒精的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這種毒性致癌物累積在肝臟中,便會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

頭暈、噁吐、宿醉等酒後反應,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

 

此外,乙醛也會與其他蛋白質、胺基酸及DNA結合,誘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傷害組織,並產生大量自由基引發基因突變,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

 

 

拒絕勸酒有妙招 牢記5大話數

 

國民健康署歸類出五大拒酒話術,快學個幾招防身吧!

 

1、可以說喝酒傷身會起酒疹、會傷肝、會傷胃、醫生說不能喝酒及正在吃藥不能喝酒等

2、或者說開車來的、怕酒駕臨檢取締、要找代駕麻煩等。

3、不然說以茶、飲料、咖啡代酒陪喝。

4、誠實說不喝酒,直接拒絕。

5、還有其他說法拒酒酒量不好、尿遁、易醉、易吐、不喜歡等

 

 

防疫期間避免飲酒 維持抵抗力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公室「飲酒與新冠肺炎」指引指出,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200多種疾病外,也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亦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因此,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應避免飲酒,才能減少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損害,維持良好的抵抗力。

 

常春月刊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喝酒起酒疹恐休克!「關鍵症狀」曝光 最好先吃澱粉、蛋白質墊肚子
·宿醉上路不代表酒已退! 消化內科醫告訴你為什麼會「隔夜醉」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