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
字體
瀏覽人次:7061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8

 

郭岳潭

 

不同於病患被動的接受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是由物理治療師提供適合的運動處方,協助病患主動地進行特定的運動,來達成治療的目的。

 

運動治療,啟動自我修復

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運動的好處非常多,可以促進並維持身體健康,一般人運動通常是用來休閒、紓壓、健身,或是競技、聯誼;而運動治療則是針對神經骨骼肌肉系

統異常的病患,可以幫助緩解疼痛、改善失能狀態、提高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具有治療功效,能夠啟動自我修復能力,透過各種運動治療處方來提升自癒能力。

 

藉由物理治療師利用對於身體構造、肌動學及生物力學的了解,針對身體不同的部位、功能,或是失能狀態,透過帶動病患的肢體進行適度的動作或姿勢,達到伸展關節組織、強化肌肉收縮、增進動作控制及協調、減輕水腫疼痛、降低肌肉痙攣等,有效增強肌力、促進活動功能,降低因為運動不當而延緩療效或造成的二度傷害。

 

治本方法,越動越健康

簡文仁說明,規律運動才是能夠真正治本,遠離傷害、疼痛的不二法門,各種運動治療的種類,各適合不同病況、病程的病患,但並不是12次就有效果,必須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的時間。

 

常見的運動治療種類,包括:伸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拉筋運動、有氧運動、呼吸運動、平衡運動、協調性運動、功能性運動,以及神經誘發運動等。

 

◎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又稱「等長運動」,是指延伸肌肉長度,增進肌肉彈性及關節活動度的運動。透過肌肉用力、但關節保持不動的運動訓練,能夠減緩肌肉萎縮退化,回復關節活動度,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像是適合五十肩的手指爬牆運動、鐘擺運動及毛巾運動。

 

進行伸展動作,只要做到感覺肌肉有點緊繃即可,並維持不動約5秒左右;若是感覺疼痛,就代表肌肉拉扯過頭,應該調整運動強度。

 

◎阻力運動

阻力運動又稱做「肌力訓練運動」,是指能夠對抗阻力的運動,透過自身體重或重量訓練,增加肌肉並增進肌肉產生力量的能力。

 

像是膝關節退化患者,可以進行不同程度的下肢阻力運動,輕度退化者適合深蹲運動,可以訓練大腿肌力,減少膝蓋負擔,預防膝蓋持續退化;中度退化者可以進行抬腿運動,以無負重方式強化大腿肌力;重度退化者適合水中運動,透過水的浮力降低膝部的負荷,改善膝關節功能。

 

另外,肌少症病患常有手指無力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有毛巾扭不乾、瓶蓋轉不開的困擾,可以透過握力阻力運動,從握力球、握力器,幫助訓練手指肌力,提升生活品質。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又名「心肺耐力運動」,包括:健走、上下樓梯、慢跑、騎腳踏車、登山、游泳、有氧體操等,適合心肺疾病患者進行心肺復健,如心臟病、心臟衰竭、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針對個別的體能狀況,提供運動治療處方並訂定

計畫,幫助提升心肺功能。

 

◎呼吸運動

針對肺部疾病患者走路不到100公尺,爬12樓樓梯就喘不過氣,常有呼吸淺、呼吸短促的問題,利用呼吸運動進行肺部復健,透過深呼吸、腹式呼吸或噘嘴呼吸等呼吸控制方式,慢慢吸氣、慢慢吐氣或是短暫閉氣,拉長呼吸時間,讓肺泡與末梢細小支氣管獲得有效擴張,幫助增加肺活量、恢復肺部功能。

 

◎平衡及協調性運動

巴金森氏症患者因大腦神經退化,造成動作緩慢、肢體僵直、顫抖及步態不穩等運動障礙問題,透過平衡及協調性運動,幫助強化身體的協調性。

 

舉例來說,針對肢體僵直,可以進行溫和伸展、拉筋運動,增加軟組織延展度、放鬆緊繃的肌肉;手抖可以進行疊積木、拍手等訓練,幫助加強肢體控制的能力;小碎步、步態不穩的問題,可以進行抬腿、踏步、跨步,訓練下肢肌力及動態平衡、重心轉移的走路能力,增加動作熟練靈巧度。

 

 

◎神經誘發運動

中風病患因腦神經細胞損傷,可能單側肢體癱瘓,造成部分身體功能喪失,導致出現日常動作障礙,透過神經誘發運動誘發及增強肢體動作,以輕拍皮膚、輕敲肌腱,或是擠壓關節等,搭配口令及視覺的引導方式,讓病患產生動作,並使肌肉張力正常化,幫助重建肢體活動功能。

延伸閱讀:
不用吃藥、不用打針,「1方法」啟動身體修復力
別以為復健科只能治酸痛、拉脖子,能助COVID-19患者恢復心肺功能、回歸正常生活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