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油品風暴>做菜最少要有3瓶油
字體
瀏覽人次:39883 返回列表


文∕王淺淺

 

食物料理最忌諱的就是一罐油打通關,建議民眾依照高溫油炸、低溫炒菜和涼拌等3種烹調方式,準備3罐油品來烹調;不要長期吃同一家廠商出產的產品或同一種類的油品。

 

最近接連發生的食安問題,其中黑心油事件影響最廣,消費者人心惶惶,花生油沒花生、辣椒油沒辣椒,花錢買好油、純油,但卻買到混油、黑心油。大家都在問:「該怎麼挑選油品,才能保障健康?」的確,身體需要膽固醇來運作,油脂是身體必須獲取的營養素,因此,千萬不要因為懼怕吃到黑心油品而因噎廢食,反而應該多花心思在烹調、外食或採買的技巧上,以及正確觀念的培養。

 

採買油品5原則

1.選購玻璃瓶小包裝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油品以玻璃瓶身最佳,因為玻璃是最好裝載油品的材質,只是消費者可能也會反映,走趟大賣場,的確很難看到玻璃瓶身的油類商品,超過9成以上都以塑膠瓶身裝載,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被迫做選擇。另外,不要因特價便宜就大量購買油品,通常大罐的油一定比較便宜,但小家庭常常一罐沙拉油用了3個月都用不完。因此,建議購買最小罐的料理油品,以確保油品的新鮮。

 

2.注意比例、成分標示

採購油品時,要注意瓶身上的比例、成分標示,每種產品都包含主成分和副成分等,通常排寫在愈前面的成分,所占含量愈多。除了基本的製造日期、廠家資訊外,混合油品當中,也能看出哪一種油占有最多的比例。例如最近引起社會譁然的棉籽油,其實也不用看到產品中含有棉籽油就緊張,只要經過精煉,去除其中棉酚成分的棉籽油,還是可以食用的。

 

3.應購買3種類油品

國際廚藝金牌名廚溫國智指出,油品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只是比率不同。他家裡的廚房總是一堆瓶瓶罐罐,烹調用油也是各司其職,主要的「分工差別」就在於各種油品的「發煙點」。油脂加熱時剛起薄煙的溫度稱為發煙點,油脂加熱到發煙點時開始劣化,所以,發煙點通常作為油脂精製度與新鮮度的指標。

 

因此,料理最忌諱的就是一罐油打通關,煎煮炒炸都用同一種油,雖然方便,卻很不健康。不過,溫國智也說,一般家庭不太可能真的買一堆油品來囤積,因此,建議依照3大類烹調方式,準備3罐油品來烹調。

 

◆高溫煎煮、油炸食材:使用發煙點200℃以上的葡萄籽油。

◆低油溫的中火炒菜:可以採用芝麻油、大豆油或花生油。

◆涼拌的小菜:可用發煙點最低,大約170℃左右的葵花油、橄欖油。

 

4.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產品

張斯蘭表示,不要長期吃同一家廠商出產的產品或同一種類的油品,簡單的說,就是將葵花油、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等多種油類交錯使用。比方說,這個月是用葵花油調理,下個月就買花生油烹調。這是因除非具有精確的食品檢驗技術,否則一般人實在無法得知,每種油品在加工過程中殘留哪些物質,因此,只能藉由混合各種油類的使用,避免可能的殘留物質過量,危害身體健康。

 

溫國智也指出,採購油品時,要選擇多品牌、小包裝、多種油來使用。因為國內並沒有特別針對油品的法規規範,就一般食品法規而言,以他自己的經驗來說,通常會選擇有GMPHACCP官方認證有品牌的產品,或銷路廣、流通快的壓榨新鮮油品。多種油品的交錯使用,溫國智笑稱,這也是「分散風險」概念的最佳體現。

 

5.打開來聞一聞

張斯蘭強調,買回來的油品不要打開蓋子就馬上使用,要用鼻子聞味道,真正的油品除了該有的豆香或橄欖香味外,應該是幾乎沒什麼味道的,若一打開,就聞到油耗味或臭油味,千萬不要使用。

 

自製豬油4重點

這陣子因為油品風暴鬧得沸沸揚揚,許多人急著選替代油品,其中老一輩愛用穩定度高的豬油,又重新受到青睞大受歡迎,不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上,還是必須節制適量。溫國智提醒,在家自己煸豬油有4大重點如下:

 

1.買新鮮豬油原料時,要挑無雜質、雜毛的豬油層,買回來後要清洗瀝乾。

2.豬油層切丁要大小一致,如此煸油時每個油塊丁受熱程度才會一樣。

3.之後用小火煸油,直到油脂釋出變豬油渣。

4.一定要將雜質去掉再加熱一下,想變換口感的話,可以加油蔥拌炒變成油蔥酥。

 

正確保存油品

溫國智強調,油品的保存部分,他會用錫箔包裝透明的瓶身,以隔絕高溫和陽光,因為油品在常溫下會氧化,開封一段時間後也會產生油耗味,一般油品建議在1個月內用完。

 

有些人會將大或中瓶裝的油分裝小瓶罐使用,沒用到的油就放在冰箱冷藏,如此,可拉長產品的生命週期到3個月左右,也是油品保存的好方法。只是由於每一種油的特性不同,例如橄欖油低溫會呈現凝固狀態,取出放在常溫下就會恢復液態,還是可以食用且對人體無礙。

 

另外,油罐常因就近料理方便,被放在高溫的廚房,容易產生其他質變,雖然肉眼看不出來,但對身體已經埋下不必要的風險。所以,應將油罐放置在陰涼的櫥櫃中,避免陽光的照射,維持油品保存的新鮮度。

 

溫國智強調,油品千萬不要反覆使用,尤其當油顏色變深、質地變稠,或油脂混濁,甚至產生氣泡時,就應該丟棄不可再用。

 

外食族群別當忠實顧客

現代人工作忙碌,很多都是三餐在外的「老外一族」,如何選餐廳或是購買外食,才能吃出均衡的健康和營養,又不會吃到黑心油、黑心澱粉煮出來的餐點呢?張斯蘭提醒,掌握以下3個原則,就可以遠離黑心油,甚至是食安危害的陷阱。

 

1.不要常吃某幾家餐廳:為了分散風險,不要老是只吃某幾家餐廳,多挑選幾家合乎自己口味的餐廳,每天換著吃。

2.購買有檢驗標章的便當或外食:外食族多以選購便當或是便利超商的食物居多,這些餐盒最好能具有檢驗標籤,例如前陣子爆發的毒澱粉事件後,很多攤販或是店家,都會貼出送驗SGS檢驗公告。

3.選擇有HACCP標章的店家:HACCP這個國際認證,對於製造流程以及採購程序,都具有一定的規範。

 

選擇外食店家小撇步

◆觀察廁所:餐廳的廁所若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清潔,通常對料理的品管,也應有一定的堅持。

◆觀察地板和廚房:可觀察店家的地面和廚房環境,會不會呈現混亂和骯髒,若清潔程度不及格,就可列為黑名單。

◆個人感官品評: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官經驗,食物會飄香,但香到千里之外,那就不對勁了,例如之前的香精麵包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或是像經過烹調後的青菜,也不應太過翠綠等。運用個人的經驗判斷,只要有一點點疑慮,就別把食物送進肚子裡。

 

 

TIPS:採買食物也要分散風險

喜歡採買食物回家料理的人也不少,建議多選購如蔬菜、雞肉或豬肉等新鮮食物,而不要選擇加工食品例如香腸、培根等。為了達到飲食均衡的目的,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奶類、油脂類、蔬菜類以及水果類,都應適量選購,並分配在每天的三餐當中。食物則要選新鮮、當季且在地所生產的最佳,因為當季盛產的食物是最好吃、最營養,同時售價也較合理。

 

另外,不論採購哪些食材,與採購油品的概念一樣,建議不要總是跟同一家商店或攤販購買,萬一這家商店賣的食材有問題,才能夠分散風險,不至於吃下太多有害的物質。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8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