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壯年高膽固醇,易失智
一般人大多知道,膽固醇太高、壞膽固醇太多,血管容易阻塞,塞在腦部就會中風,塞在心臟血管就會心肌梗塞造成猝死,現在有研究指出,也會提高失智症的風險。
6大高鹽陷阱食物
鹽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鈉」,因為吃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能幫助體液電解質的平衡、維持體內的神經傳導,同時也是肌肉收縮與放鬆重要的金屬離子,而維持這些重要身體機能的鈉需要多少?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說,參考建議攝取量1天500毫克鈉(約等於鹽1公克)就足夠了。
維生素B群可延緩失智症,蔓越莓汁可護心
雖然阿茲海默症至今沒有特效藥治療,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只要每天吃維生素B群就可延緩病程。此外,除了每天喝杯紅酒可保護心血管外,不喝酒的人每天喝2杯蔓越莓汁,不僅可以預防心臟病,還有助預防泌尿道感染。
健康活到老 啟動長壽密碼 避免代謝症候群
體內的脂肪過多,將使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增加,除了容易引起肥胖、脂肪肝之外,糖尿病與中風等危險性也相對提高,這些都屬於代謝症候群,同時也是三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致病元凶。
怎麼吃,血糖才會穩?
到底如何選擇低GI食物?相同熱量的食物,會因為食物的種類、烹調方式、來源及含纖維量的不同,導致GI值的不同嗎?請營養師一一替您解答!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天還是把高油、高脂和高鹽的食物吃下肚。因為,除非經常量測血壓,否則高血壓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即便有自覺症狀,也因症狀不具特異性,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誰說吃素的人少中風?
吃素仍須注意不能攝取過多熱量,否則就會「破功」。例如即使是採用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但烹調時用油量若太高,仍可能於血管中堆積,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
挑對食物,吃對方法
雖然運動是增加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的最佳方式,但是除了運動、戒菸、減重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之外,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雖然高密度膽固醇對心血管具有保護的作用,但大多數總膽固醇過高者,往往卻是低密度膽固醇(LDL)超標,除了增加高密度膽固醇之外,將總膽固醇控制在正常值之下,是最實際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