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透視疾病
*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預防5招跟著做

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建議養成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並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及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類,若有需要則應戴口罩,另外透過飲食、運動和生活作息,養好免疫力也很重要。

發佈日期:2020/02/27
瀏覽人次:30941
*

流感併發重症會奪命! 7大高風險族群,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健康醫療網/10月至今累計858例流感重症個案 7大族群小心了

發佈日期:2020/02/26
瀏覽人次:29408
*

別以為30歲還年輕!這幾種症狀慢慢出現,不解決,困擾一輩子

人體的骨骼從出生後,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經過長年的磨損,逐漸走向老化之路,30歲是邁入退化的分水嶺。

發佈日期:2020/02/24
瀏覽人次:28838
*

月經好幾個月才來一次? 3種體質經期最容易亂糟糟

建議只要月經週期出現不規律的情形,不論是經期太長、太短,或月經量不足及過多,都可能表示卵巢或子宮出現異狀,一定要盡快治療,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態,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發佈日期:2020/02/22
瀏覽人次:82415
*

「嗯嗯」太用力易引大腸憩室! 有2種習慣都得特別注意

大腸憩室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外力來改變其性狀,那些腸壁上的小洞洞也很難再填平或消失因此,就算診斷出來,也只能施以症狀治療。如確診為大腸憩室發炎,建議先不要吃東西,讓腸道休息一陣子,期間再打點滴補充水分、養分及電解質,加上抗生素治療。

發佈日期:2020/02/18
瀏覽人次:49664
*

一吃東西就全吐? 無關腸胃!伴隨4症狀恐是食道弛緩不能症

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原因不明,通常每年20萬人約僅有1至2人罹患,當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就會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通常從有症狀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時間。

發佈日期:2020/02/17
瀏覽人次:37961
*

常流鼻血要緊嗎? 出現9症狀恐怕是鼻咽癌上身

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亞硝酸鹽及亞硝胺(添加在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用來防止食物腐敗)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

發佈日期:2020/02/15
瀏覽人次:34339
*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由於恐慌症並不是心理的疾病,而是生理疾病,是腦部掌管「焦慮」的神經細胞自發性敏感所引起,與壓力無關,因此會無預警的發作。

發佈日期:2020/02/15
瀏覽人次:79463
*

週邊血管阻塞會致死! 4種人是高危險族群

週邊血管阻塞的成因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症、年齡老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過高或有發炎情況的人,都是週邊血管病變的高危險族群。

發佈日期:2020/02/14
瀏覽人次:3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