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生活保健
第一口先吃什麼?營養師公開「減肥進食順序」 還要每天量體重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
發佈日期:2022/02/05
瀏覽人次:25278
要收假了!孩子「8個行為」恐是拒學警訊 專家籲:現在起要做這5事
抗拒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生氣,當被強迫起床上學時,可能會口頭威脅或出現自傷行為,也可能以肢體、言語攻擊家人;性格上變得退縮,與同儕漸行漸遠,也可能沉迷上網,造成日夜顛倒、作息混亂。
發佈日期:2022/02/05
瀏覽人次:5803
剩菜剩飯極限只能放3天! 營養師授「隔夜菜保存重點」:這1類別吃
先前研究指出,維生素C的確會在烹調加熱甚至保存時減少,流失的部分可由新鮮水果補足,毋需太擔心吃隔夜菜會營養不足的風險。
發佈日期:2022/02/05
瀏覽人次:40548
養寵物幫助延長壽命,尤其是”這種動物”,能降低心臟病、中風死亡風險
國內流浪動物問題嚴重,為了健康,建議您可以收養流浪動物,因為據最新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中的兩項研究顯示,養狗可以延長壽命,特別是曾發生過心臟病或中風的人,養狗甚至比有家人的效果更好。
發佈日期:2022/02/04
瀏覽人次:14873
大魚大肉、零食不離口恐增膝蓋負擔! 專家教「緊急解痛招式」:彎曲別超過九十度
過年時候難得跟家人團聚,免不了大魚大肉或高熱量零食不離口,常不小心體重就增加許多;根據文獻指出,體重與膝蓋疼痛有相關性。
發佈日期:2022/02/04
瀏覽人次:13965
大吃大喝便祕、消化不良怎麼辦? 營養師認證「促腸胃蠕動食物」解油膩、助順暢
在過年期間不要過度熬夜、吃宵夜,有些人可能因大吃大喝加上大量飲酒導致刺激胰臟發炎;另外,別忘了要補充足夠的水量及規律運動可減緩便祕的發生。
發佈日期:2022/02/03
瀏覽人次:15216
年貨買太多吃不完!專家授「保存技巧」 雞蛋「這樣放」保鮮時間更長
採買年菜,第一個大原則就是不要過量採買,第二個原則就是公筷母匙,免得年菜沾上含細菌的口水。
發佈日期:2022/02/03
瀏覽人次:14491
別怕破壞氣氛!聚會勸酒如何拒絕? 超管用「5招」趕快學起來
與飲酒有關的死因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第10位,肝癌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萬2,000人。
發佈日期:2022/02/03
瀏覽人次:5365
新冠疫情升溫,過年宅在家,醫曝2秘訣,健康不打烊
時序接近新年,天氣也越來越寒冷,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陳家駿提醒,過敏兒有三大天敵:氣喘、皮膚過敏以及過敏性鼻炎,恰好都是過年期間最容易碰到,因此在照護上更需要注意。
發佈日期:2022/02/03
瀏覽人次: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