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蛋增強免疫力!一天要吃幾顆?蛋殼顏色影響營養價值? 專家揭「正確觀念」
雞蛋是臺灣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除了含有豐富蛋白質,蛋黃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磷等礦物質,同時也是經濟實惠的營養食物。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酷夏來臨,多吃當季當令、含水多的蔬菜,如小黃瓜、苦瓜、茄子、四季豆、玉 米、番茄等,既可補水消暑,又不用擔心膽固醇或肥胖上身,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西瓜消暑!紅肉or黃肉哪個好? 營養師解析「兩者差異」:男性補充精胺酸要吃這色
一顆西瓜切一切放碗裡 8分滿就是一份水果了相當約60大卡,一天最多2份,若抱一整顆挖著吃,恐致血糖超標、 脂肪囤積,反而不利健康,因此吃一份就好,其它扣打吃其他水果,以均衡攝取各種植化素。
這款粽1顆熱量就破千卡! 營養師揭曉「粽類熱量排行」:小心肥胖陷阱
廣州荷葉粽(650g)約1066大卡:份量大,尤其是鈉含量超過1000毫克,將近衛福部建議一日攝取鈉含量2400mg的一半,因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分量,勿一人獨食
端午節慢性病人狂吃粽子,掌握這幾個秘訣,不怕三高爆表
農曆五月將至,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應節食品當然少不了香氣四溢、料多味美的粽子,但對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人來說,有時侯忍不住多吃兩口,血壓血脂又會飆高,倘若嚴格忌口,又少了一點共度佳節的氛圍。所以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如何聰明吃「粽」,在節日期間也能安心享用粽子的美味。
吃一顆傳統粽子要做3小時家事才能消耗! 專家教「搭配吃法」減熱量、助消化
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較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其中北部粽將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的油蔥,用油量較高;而甜口味粽子則以豆沙餡最為常見,會依額外加的糖及油量而有不同熱量差異。
吃一顆傳統粽子要做3小時家事才能消耗! 專家教「搭配吃法」減熱量、助消化
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較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其中北部粽將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的油蔥,用油量較高;而甜口味粽子則以豆沙餡最為常見,會依額外加的糖及油量而有不同熱量差異。
燕麥奶其實是澱粉食物! 營養師分析常見「5款奶類營養價值」
燕麥奶其實是澱粉類食物,因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其實應該叫全穀雜糧類;而牛奶名副其實屬於乳製品,蛋白質跟鈣質含量都挺高;豆漿則屬於蛋白質類,跟吃肉、吃豆腐一樣意思,都同屬於豆魚蛋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