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聰明醫療
晚期肝癌,治療新突破
嘗試換用不同藥物是臨床常見狀況,而隨著更多經科學實證有效的新藥問巿,患者用藥的選擇越多,妥善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生活、延長生命的機會也更大。
發佈日期:2020/03/02
瀏覽人次:30965
猝死前身體有警訊! 必知心臟4求救信號才能救命
根據種種的研究顯示,猝死的發生與心血管疾病呈現正相關。那麼,究竟在猝死發生之前,你的身體是否會發出一些警訊,來通知你快要承受不住了呢?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
發佈日期:2020/03/02
瀏覽人次:56110
吞嚥困難才就醫太遲了! 早期食道癌用「這招」燙死癌細胞
男性十大癌症中,食道癌的發生率為第九名,多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男性,其類型以「鱗狀上皮癌」最常見,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腺癌」只占很小一部份。
發佈日期:2020/02/28
瀏覽人次:38186
血壓忽高忽低怎麼量? 居家量血壓必知4眉角
血壓忽高忽低怎麼量? 居家量血壓必知4眉角/每天的血壓值高高低低,在什麼狀況之下,就得開始吃降血壓藥?傳統做法在經過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後三至六個月,如果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之內,那麼就得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發佈日期:2020/02/26
瀏覽人次:101648
社區感染vs.社區傳播 陳建仁教你認識
「社區感染」和「社區傳播」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第19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無出國旅遊史,究竟是不是社區感染?
發佈日期:2020/02/24
瀏覽人次:28360
4NG防疫認知你也有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網路上的眾多資訊,常是以快取勝,使民眾常常難以分辨資訊的對錯與合理性,像是在SARS流行期間,隨著疫情延燒,社會恐慌也加劇,疾病污名化問題十分嚴重,不僅影響防疫,更會造成許多社會排擠與對立,現今口罩荒、酒精荒已有跡象,因此切莫重蹈覆轍。
發佈日期:2020/02/12
瀏覽人次: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