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中醫養生
喝水都會胖,乾脆不喝了?吃中藥減重,就可以吃吃喝喝不用怕胖?美女中醫師破解減重迷思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並且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因為跟體重正常的人比起來,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高出3倍
發佈日期:2023/12/29
瀏覽人次:6486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針灸能治療哪些病症?就連癢疹、胃痛都可以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針灸的功效不僅能緩解慢性疼痛,包括腸胃、精神、婦科、耳鼻喉科、眼科等方面疾病,都可利用得到緩解。
發佈日期:2023/12/28
瀏覽人次:7750
有過敏的人,靠進補來改變體質?中醫師、營養師來解答
中醫理論中健康的人,身體平和、不偏寒偏熱、不偏虛偏實。如果體質上有所偏差,身體就容易有疾病症狀表現出來
發佈日期:2023/12/23
瀏覽人次:7191
冬至除了吃湯圓外,也可依體質來進補,推薦羊肉燉蘿蔔,同時要搭配這1種食材
寒冷的冬天,除了飲食的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
發佈日期:2023/12/22
瀏覽人次:6947
今晚恐剩10°C!泡腳暖身,醫提醒「1程度」反害愈泡愈累 吃點鹹也能養腎
冬季可以適度地泡湯、泡腳,每次不過久,以5-15分鐘為一個循環,起來喝口水才繼續;做運動前,也要適度拉筋,避免天冷讓肌肉緊繃,把身體暖起來後才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發佈日期:2023/12/21
瀏覽人次:7522
冬至不只吃湯圓!醫大推「這些食物」養生、顧腎氣 最好也別太晚睡
一到冬至除了吃湯圓之外,就是進補祭五臟廟的好時機了,然而,在冬至過後就會有不少腸胃不適、嘴破、口乾、便祕、痘痘暴增、皮膚癢甚至是失眠的患者來報到。
發佈日期:2023/12/21
瀏覽人次:6643
愈晚愈冷!醫推「4大招」讓身體熱起來 喝1湯品還能給心臟更多保護
逢寒流報到,平地的最低氣溫甚至能夠下探到個位數,真的是讓人想到就「皮皮挫」,除了電暖器、暖暖包等禦寒商品大熱銷之外,各大羊肉爐、薑母鴨店等座無虛席的景象也是屬於台灣冬天特殊的食補文化。
發佈日期:2023/12/20
瀏覽人次: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