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中醫養生
新春新氣象,好骨氣就從青春遊開始
來春阿嬤三番兩次在家裡跌倒,他很擔心出門也會跌倒,間接地造成孩子的負擔,如果出遊會讓自己的壓力變得好大…。您是否也遇到相同的問題呢?
發佈日期:2020/02/10
瀏覽人次:27122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一旦體內寒濕之氣凝結時,輕微的人每天都會精神不濟、嚴重時可能影響自體免疫功能,誘發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產生。其實有許多外顯症狀都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包括容易疲勞、頭暈、頭重、總是睡不飽、水腫、雙腳有緊繃感、體重不易下降、全身痠痛等,甚至排便時大便也比較黏稠、感覺排不乾淨。
發佈日期:2020/01/14
瀏覽人次:58854
冬令進補全攻略
古籍醫書《黃帝內經》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說,人們如果沒有在冬天儲備一定的能量,等到來年的春天或天氣變化大的時候,就容易生病受涼。天氣轉冷,愛進補的台灣人怎麼會錯過這個進補的好時機,從街上滿是薑母鴨、藥燉排骨的餐廳看來,就知道台灣人有多愛補,但進補是有方法、有禁忌的,補對了可以強身,補錯反而會傷身。
發佈日期:2019/12/30
瀏覽人次:30682
天冷鼻水流不停? 跟著中醫師這樣做緩解鼻過敏
冬季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因此冬季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也是許多鼻過敏病人症狀好發的時節,在這段期間常感覺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
發佈日期:2019/12/09
瀏覽人次:35120
冬季養生重補腎 多吃「5黑」抗老、抵禦寒冷
「補冬補嘴空」是台灣人的諺語,冬令進補的文化傳承千年,至今仍為人們防病治病、健康延年所需求。除了可以對慢性病患者予以調治之外,對於年少者可助長發育,對中青壯年可以增強體質,對於老年人則可延緩衰老、保持健康。
發佈日期:2019/12/02
瀏覽人次:31094
瘋食補,補錯了反傷健康
如果違反「寒者溫之,熱者涼之」的進補基本原則,例如虛冷需溫補者,卻給予涼補方式,會出現更加倦怠、手腳更冰冷、腹部脹滿,甚至是腹瀉的症狀;若是有實熱需要涼補者,卻以溫補調養,則會出現口乾舌燥、失眠、火氣大、嘴破等症狀。
發佈日期:2019/11/06
瀏覽人次:3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