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蔡建松 三軍總醫院院長 認真過生活、愛跑步的院長
字體
瀏覽人次:42919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5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國內心臟外科名醫,曾完成首例跳動式開心手術,擅長複雜成人心臟手術的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以工科實事求是的性格,展現在臨床手術與領導統御上如魚得水,也贏得病患及同仁的信賴與掌聲。

 

本想朝往工科發展的蔡建松,會從醫純粹是個美麗的意外,原來,國防醫學院是採獨立招生的,當年他是陪同兩位死黨好友報考,結果一起考試的同學備取、他是正取。即使如此,他當初並沒有想要報到的打算,卻因緣際會適逢家庭經濟出現危機,被家人力勸報讀,而在三軍總醫院體系內待了下來,一待就超過30年。

 

追隨偶像、實現自我,毅然選擇心臟外科

蔡建松從實習開始就選擇三軍總醫院,一路從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做起,直到兼負移植外科主任、心臟外科主任、外科部主任、教學副院長、首席副院長等行政職;並曾在2015年短暫離開三總,赴任桃園國軍總醫院院長2年,直到

去年(20183月被調回三軍總醫院擔任院長,資歷相當完整,更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三總人。

 

他回想當時是因為家庭因素而選擇從醫,父親與家人都曾對此感到內疚,「但也許是我有著工科的開創性性格,一路以來,無論是行政位置或臨床醫療上,每個階段都有小小的成就,他們才慢慢釋懷。」的確,當年會選擇走上醫師這條路,不僅要成績好,還要有很強烈的使命感,才能做到頂尖且為人所信任。

 

蔡建松直言,會選擇心臟外科,除了自己從小到大是校隊、愛好運動,也喜歡高難度挑戰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崇拜偶像,崇拜的對象正是自己的老師——魏徵教授。當年實習時,看到時任外科部主任的魏老師在醫院裡走路有風,就希望自己日後也能像老師一樣有所成就。他笑說,當時一心想留在大醫院內,要有一番作為,而當年又只有心臟外科有缺額,因此,毫不猶豫選擇該科,那時同梯的其他7位醫師同儕,在聽到我願意選擇心臟外科後,都一致鼓掌叫好。

 

獨撐多年、越挫越勇,重建團隊是最大成就

蔡建松指出,很多醫學系的學生,選擇科別多半是受到該科帶領前輩的影響,但我當年進心臟外科時,魏老師就調職振興醫院了,而帶領本科的前輩又比較嚴格,導致住院醫師對本科申請的興趣不高,所以,我在擔任主治醫師的第三年之後,整個心臟外科只剩我一人獨撐。但這樣的環境,反而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與學習資源,也更懂得運用廣泛的學習潛能。

 

心臟外科是直接面對生死的科別,對大部分的醫師來說,這趟經歷難免遭遇挫折,有些人會越挫越勇;但也有些人歷經挫折後就萎縮,之後一蹶不振。他回想當年,心臟外科只有他一人,不僅須將科業務扛下來,對於臨床手術的學習,也絲毫不可懈怠。

 

「那時要學新手術前,都會先電詢魏老師,而自己每隔3個月會特別撥空去美國、歐洲學習進修,有時會請人安排現場觀看手術過程作為參考;甚至還會固定訂閱美國外科圖書館錄影帶,反覆觀看重要的開刀手術過程,藉此汲取國外手術的新技術。」蔡建松說,醫師的養成必須要用心、遇到挫折壓力,也要能承受,只要多看、多學,通常能看到許多細節,而懂得紓壓,也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現在,三軍總醫院心臟外科已經從當初的「一人科」,發展到目前的8人小組,而且過去多年大小刀累積不到一千台,如今一年就快開四千台刀,成就不可同日而語。能看到團隊有所成長,且受病患與家屬的肯定,就是一種成就感。

 

以身作則、身段柔軟,贏得他人尊敬

即使擔任院長一職,蔡建松仍維持一週兩個門診、一年仍會進行150200台刀,對他來說,臨床與手術是興趣與本業,都不能放,雖然兼顧起來非常辛苦,但他卻享受這樣的忙碌。每天能為醫院做些什麼,還能看得到點滴成果,遇到困難,能想方設法地解決,事情越多、掌聲越大,成就感自然也越高。

 

「領導軍系醫院體系並不困難,只要以身作則、身段柔軟,旁人就能心服口服。」他指出,早期軍系醫院確實有許多限制,業務難以施展,「但與其他醫療中心相比,目前的三總,既有制度的約束,又有充分交流的自由度,應該是醫療實力開展的最好階段。」

 

提及醫院管理,蔡建松深信,以身作則是最好的領導統御。「現在的領導,講究的不是強勢,有些事情需要讓,也就是『事緩則圓』;有些事情又不能等,要讓員工心甘情願的做事,這中間的拿捏是需要智慧的。」他認為,主管以身作則相當重要,「只要專業度夠好、不可取代性夠高,且又肯願意做事,大家就會服氣。

 

而用服務代替領導,就是最好的領導哲學。」在以身作則之外,他也篤信「家和」的重要性,「如果平日跟大家相處得很好,等到有事情要拜託時,自然有人願意幫忙。」

 

從小家庭氣氛和睦、父母也很開明,這讓蔡建松擁有天生好脾氣,雖然做的是生死交關的科別,但即使在開刀房他也很少罵人,連帶地感染其他醫師也不罵人。「心臟外科基本需求就是膽大心細,要求雖然嚴謹,但卻不能不接地氣。」也因為喜歡運動、交朋友,做事大方,不僅該科成為全院受尊敬、最熱門的科別,也是全院氣氛最好的團隊。

 

跑步紓壓、偶爾打球,抽空釋放壓力很重要

三軍總醫院除了內湖總院外,另有松山、北投、汀州、澎湖、基隆與台北門診中心等6個分院,身為龍頭院長,忙碌可想而知。「我週一到週日幾乎天天工作,就連週末、週日,也需要到各地參與開會、演講等;偶爾週六沒活動時,我也會安排開刀。」蔡建松對工作的熱誠可見一斑,但這麼忙,又該如何紓壓?

 

他笑說自己是體質好,沒特別的養生嗜好,但因為喜歡交朋友又愛好運動,疾病自然就少。「身為重症的外科醫師,難免有壓力,而我釋放壓力的方式,是與同事、長官及家人聚餐,在聚餐談話之間,就等於釋放了無形的壓力。」

 

另一方面,從小就是運動員的蔡建松喜歡運動,10年前學會打高爾夫球後,現在平均每個月會抽空與朋友打一場,「從球場中,看到自己能破90桿、破80桿時,也是一種成就感,這比任何紓壓方式都來得更有效。」

 

特別的是,在擔任桃園國軍總醫院院長那兩年,迷上了馬拉松,雖然至今仍未跑過全馬,但兩年內也跑了4個半馬、一個10K,其中包括頗受國際矚目的石門水庫馬拉松、渣打銀行馬拉松、大溪23K馬拉松等,更遠到愛河三鐵跑了個小馬拉松。

 

「跑馬拉松的那段日子是最快樂的。尤其歷經8K10K的撞牆期後,再追到21K23K時的那段距離,是我認為最舒服的時段,那時就可以慢慢跑、在跑的過程還能想很多事情,對喜歡跑步的人來說,心情是很愉悅、放鬆的。」

 

重專業、講交流,讓三總站上大聯盟的一員

三軍總醫院既屬於國防部又歸衛福部,不但兼負重症醫院的使命,也必須承擔國家賦予的任務。在過去,三軍總醫院曾締造許多成就,包括成立國內第一座正子造影中心、完成國內第一例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手術、完成亞洲首例「鏡像異位右心」心臟移植手術等,是國內醫療中心領先群的一員。

 

對於三軍總醫院的願景,蔡建松表示,三總一向朝著國際級醫療中心目標邁進,除了醫療體系該做的事務外,與國內大型醫學中心也有著競合關係,而他的首要任務,是要發揮軍方醫療的實力,透過三軍總醫院的醫療強項,與國內大型醫療院所並駕齊驅,走入亞洲、邁入國際。

 

「這必須不斷向上提升醫療專業度,並積極與其他醫療院所,包括亞洲及世界各國的醫療交流;再者,既然是軍方醫院,我們對於國家政策也會全力配合,做到實質的醫療外交,要讓三總有機會晉身『大聯盟』的一員。」

 

蔡建松檔案

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

經歷:三總桃園總醫院院長、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德國柏林心臟醫學中心訪問學者、教育部部定教授專長:心臟移植手術、機器人輔助心臟手術、跳動式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大血管手術、週邊血管手術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夏天也會心肌梗塞!高溫增加心臟負擔,5招慎防心血管疾病
血液發炎指數高 心臟病發生率暴增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