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運動時會想:「只是動一動,穿涼鞋、休閒鞋應該也沒差吧?」其實,運動過程中雙腳必須承受強大的力量、衝擊與反作用力,若沒有合適的鞋子保護,很容易造成扭傷、拉傷或其他運動傷害,因此,運動時穿專用的運動鞋是最理想的選擇。
運動就要穿運動鞋
運動鞋就像是運動時雙腳的保護罩,尤其是在戶外活動時,無論是慢跑、球類運動,還是操場上的訓練,腳部承受的衝擊力都很大,必須靠運動鞋來吸收與支撐。即便只是室內跑跳、做簡單有氧運動,也建議穿運動鞋,以保護足部關節與腳底肌肉。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若是在室內進行瑜伽或伸展運動,著力點小、衝擊力低,不穿運動鞋也無妨;或者是在沙地、草地等柔軟地面上散步,由於步伐平穩、受力小,風險也較低。但若是走健康步道這類多為凸起石面、刺激腳底的設施,仍建議穿運動鞋進行,避免赤腳受傷。
鞋子不能隨便挑
而現代人常因久站、久坐或步態不良,導致足部疲勞,甚至連帶影響膝蓋、髖關節與脊椎健康。就有鞋子廠商觀察到這些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健康隱憂,特別在內湖三總門市透過智慧足測系統,透過快速、精準的足壓與步態分析方式,協助消費者及早發現足部的潛在問題。專業的足健師進行的足測與諮詢,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足型與受力狀況,推薦適合的鞋款或是鞋墊。
尤其運動時,千萬不能隨便穿雙鞋就上場,因為穿錯鞋不僅影響表現,更可能導致運動傷害。正確做法是選擇具備「吸震性、包覆性、穩固性與韌性」的運動鞋,才能有效支撐足部、減少衝擊,保護膝蓋與關節。
不同運動適合不同鞋?
很多人會問:「我需要為每一種運動都買不同鞋嗎?」其實各類運動專用鞋是根據不同運動特性設計而成,例如:籃球鞋:強調腳踝包覆性,保護急停與轉向時的腳部穩定性;慢跑鞋、棒球鞋:著重吸震與推進力,減緩長時間跑動造成的衝擊。
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未必需要為每一項運動都準備專用鞋。挑選一雙吸震、包覆、穩固、韌性都不錯的「萬用運動鞋」,其實就能應付日常多數的運動需求。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鞋子愈穿愈緊、愈換愈大!「1腫瘤」導致肢體末端肥大,壽命恐減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