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保養攝護腺,40歲前就要開始
字體
瀏覽人次:38023 返回列表

上了年紀的男性若出現排尿方面的問題,大多都會歸論為老人的通病,但醫師提醒,若出現尿液阻塞、頻尿、夜尿……等自覺症狀,很有可能是攝護腺出問題,應到泌尿科檢查。

文∕連以晴

國人10大癌症死因當中,攝護腺癌排第7位,發生率每10萬人口有將近30人,每年約新增1500名病例,算是男性健康的大敵。令人振奮的是,日前中研院研究團隊研發出能消滅攝護腺癌細胞的疫苗,預計10年之內可以問世,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化學會期刊》。

的確,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女性身上沒有攝護腺,因此,攝護腺可說是男性特有的腺體組織,而攝護腺疾病則是男性專屬。而截至目前,醫學界並未找到攝護腺與性功能相關的直接證據,只知道攝護腺所分泌的攝護腺液,具有殺菌、潤滑的效果,可混合精蟲使之順利通過尿道,並維持尿道清潔,避免細菌感染。

攝護腺組織中,約30%是腺體組織,主要是進行分泌攝護腺液的工作,而基質組織則占了大部分。正常來說,攝護腺會受到男性荷爾蒙分泌的影響而增生,同時因年齡漸長,基質組織較腺體增生更多,導致膀胱出口因攝腺肥大、擠壓,加上膀胱逼尿肌功能逐漸退化,兩者相乘下,就會發生攝護腺肥大的排尿不順問題。不過,敏盛醫院泌尿科主任朱元中表示,並不是每個有攝護腺肥大的人都會出現排尿困難的狀況,這還要看膀胱的情形,才能下定論。

朱元中指出,年紀漸長也會使膀胱肌肉老化而影響收縮能力,有些男性雖然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但膀胱收縮功能正常,就可能不會有解尿上的狀況;因此,只要膀胱收縮正常,即使有攝護腺肥大,就不一定會造成排尿困難。根據臨床統計數據,男性多在40歲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但多在50歲後才出現排尿症狀,這可說明除了攝護腺肥大外,膀胱肌肉老化也是主要原因。

別輕忽這些症狀
上了年紀的男性若出現排尿方面的問題,大多都會歸論為老人的通病。不過,醫師提醒,若出現下列自覺症狀,就可能是攝護腺出現毛病,應到泌尿科做個檢查。

◆阻塞症狀
˙小便變細:小便細弱無力,不像年輕時射程又遠又有力。
˙小便分叉:以往一瀉到底,但現在卻呈現兩道軟弱的水道。
˙用力解尿: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必須用力解尿約10幾秒後,才慢慢流出來。
˙尿不乾淨的感覺:雖然已解尿完畢,但仍有尿意的感覺。
˙滴滴答答:小便最後仍會滴尿,滴滴答答的排出未解完的餘尿。

◆刺激症狀
˙頻尿:排尿次數增加。
˙夜尿:晚上睡覺要爬起來上廁所好幾次,導致睡眠中斷,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急尿:一有尿意就要趕快解尿,無法忍尿。

常見攝護腺疾病
˙攝護腺發炎:是年輕人常出現的攝護腺疾病,發生原因與性行為造成尿路感染有關,多是因泌尿道感染到大腸桿菌、腸球菌、披衣菌等病源菌,造成尿道、睪丸發炎後逆向進入到攝護腺而形成感染。此外,熬夜、長期憋尿、尿路結石等,也是常見造成攝護腺慢性發炎的原因之一。
→症狀表現:排尿疼痛、頻尿、急尿、發燒和畏寒等。
→治療方式:根據感染嚴重程度,施以1~3個月的抗生素治療。

˙良性攝護腺肥大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與年齡、男性荷爾蒙分泌有關,有許多老年患者為了避免夜尿、頻尿的症狀,到了晚上就會減少喝水,但卻不知道長期水分攝取不足,恐會導致腎臟功能下降,甚至發炎等併發症。事實上,攝護腺肥大只要經過適當治療,就能控制攝護腺繼續肥大,並能減輕尿路症候群的症狀。
→症狀表現:夜尿、頻尿、滴尿、久尿、餘尿等尿路症候群。
→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治療(占治療的75%以上)為主,譬如神經阻斷劑、荷爾蒙阻斷?等,都是醫師常用處方藥物。患者需遵從醫囑長期服藥,雖不會縮小肥大的體積,但能治療症狀,使排尿順暢、改善生活品質,如果藥物無法控制症狀者,才會考慮手術切除攝護腺(占25%的患者)。

˙攝護腺癌:60~70歲以上年長者較容易罹患惡性攝護腺腫瘤,尤其是歐美人士的罹患率更高居其男性癌症的第2位,台灣則是第6位,不過人數正在逐年攀升中。由於攝護腺癌多是年紀大時才被發現,國外在解剖高齡死者時發現,罹患攝護腺癌機率非常高,但多數都不是因為攝護腺癌而過世,甚至過世前都沒有出現症狀,致使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此方面的癌症。
目前確定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除了高齡長者外,種族、家族史、基因也是確知的危險因子。以種族而言,黑人比率最高,白種人次之,亞洲人相對較低;以家族史來說,當家庭中父親或兄弟有攝護腺癌的病史者,罹患機率比一般人高了10倍以上。基因中的BRCA1及BRCA2是會導致細胞腫瘤化的基因,因此,若體內帶有此2種基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症狀表現:由於腫瘤生長速度緩慢,初期不容易有自覺症狀。當症狀出現時,會先以類似攝護腺肥大的尿路症候群來表現,而若是癌細胞擴散到臨近的淋巴結、骨頭時,則會出現骨頭痛、淋巴腫大等症狀。
→治療方式:早期攝護腺癌的手術切除腫瘤的效果非常好,此外,也可適度加入放射線治療的療程;只是與其他癌症較不同之處,就在於化學治療對攝護腺癌的效果不如前二項佳,一般只針對復發或治療後轉移之攝護腺癌患者使用化學治療。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後仍要每年抽血,定期追蹤PSA數值,以檢視可能的復發狀況。

攝護腺肥大不等於攝護腺癌
許多人認為攝護腺肥大就等於攝護腺癌,其實是錯誤的認知。朱元中提醒,攝護腺肥大不會變成攝護腺癌,也不是攝護腺癌的初期症狀。雖然攝護腺癌的初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極為相似,都是會出現頻尿、夜尿、急尿、小便無力等尿路症候群,但兩者仍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因此,最好的辨別還是當出現這些自覺症狀時,盡快就醫檢查,以確定病況並接受治療。

攝護腺肥大似乎就像啤酒肚一樣,愈老愈肥大,不過現在已經有許多的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控制症狀,甚至縮小攝護腺,使患者不用再擔心排尿問題。而根據醫師的臨床觀察,只要患者解決了惱人的排尿問題,以往睡眠中斷、不敢出遠門種種煩惱也都迎刃而解,自然就能提升生活品質,甚至還能輕鬆愜意地享受多采多姿的老年退休生活。

50歲之後每年都要檢查
朱元中表示,雖然攝護腺多在40歲時逐漸增生肉體組織以致慢慢肥大,但多在50歲以後才會出現排尿症狀。因此,建議健康男性50歲之後,每年應定期接受攝護腺檢查,以確定肥大狀況或是否有腫瘤出現;但若是攝護腺癌高危險群,如家中直系血親曾罹患攝護腺癌者,建議從45歲後定期接受檢查。

常規的攝護腺檢查除了一般問診外,醫師也會透過下列檢查來協助診斷:
˙理學檢查:透過肛門指診,來確認攝護腺的括約肌是否有肥大現象,或有沒有發現硬塊,以懷疑是不是攝護腺癌。
˙尿液檢查:判斷是否出現血尿,分析白血球含量高低,就能知道有沒有發炎,而蛋白質含量也能了解腎臟狀況。
˙血液檢查:主要是判斷腎功能,以及從血液中可測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濃度是不是增加,而能評估攝護腺狀況。

˙攝護腺特異抗原濃度(PSA):健康成人的PSA應低於4ng/ml,若是高於10ng/ml,就表示攝護腺生病了。現階段有很多患者將PSA視為攝護腺癌指標,當數值偏高時會自然而然聯想到攝護腺癌,但事實上PSA並不等同腫瘤標記,若濃度超過4ng/ml,醫師會建議再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或切片檢查,說不定只是攝護腺肥大,長期服藥控制就好了,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

˙尿流動力學檢查:針對出現阻塞型症狀的患者,尿流速儀器可換算出患者最大尿流速、平均尿流速等數值,評估藥物治療效果或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X光檢查:可判斷腎臟變化差異,以排除腎臟或泌尿道結石等疾病。
˙超音波:可輔助判讀腎臟是否出現水腫、膀胱壁肥厚程度、攝護腺肥大程度及膀胱殘留尿量等。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從超音波圖形上,可看到攝護腺大小、邊緣平整與否、是不是有異常腫大等狀況。
˙切片:如果上列檢查懷疑可能為攝護腺癌,也可直接進行攝護腺病理切片,以確診癌症狀況。

跟著做,保護攝護腺
  澳洲曾有一篇文獻指出,肥胖的人較容易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因此,綜合這些致病因素,朱元中建議男性應從年輕時就開始從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著手,以期能預防攝護腺肥大,乃至攝護腺癌等相關疾病的發生。

1.減少熬夜:研究證實,生活壓力會加重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因此,適度減低壓力、減少熬夜、增加休息機會,都有助於改善括約肌焦慮、緊張的狀況。
2.溫水坐浴:有效舒緩肌肉與攝護腺緊繃程度,而減緩尿路症候群的症狀。
3.避免憋尿:長時間憋尿容易造成神經功能退化,加重急尿的情形,因此,有尿意時就去小便。
4.少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會影響攝護腺分泌功能,應減少食用包括抽菸、沙茶、芥末、辣椒、辛香料、辣咖哩、麻辣鍋等。
5.少喝有利尿作用的飲料:咖啡、可可、酒、茶葉、可樂等飲料,尤其是有攝護腺炎的年輕患者更應節制。
6.排便通暢:應建立規律的如廁習慣,避免便祕,因為用力解便也是攝護腺的壓力來源之一。
7.多喝水:水分過少、尿液濃度太高,都會增加對攝護腺的刺激,因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濃度。不過若是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夜間要減少喝水量,以避免夜尿的發生。
8.適量有氧運動:增加體內肌肉含氧量,代謝乳酸等致癌因子,以防治攝護腺癌。
9.維持理想體重:18.5≦BMI(kg/m2)<24或腰圍<90公分,都是標準健康的體位,皆有助於避免攝護腺肥大及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
10.少吃紅肉及脂肪:過量攝取牛、羊、豬等紅肉,或奶油、美乃滋等屬於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容易形成體脂肪造成肥胖,同時也會刺激荷爾蒙的分泌,因此建議少吃。
11.多吃含有鋅的食物:攝護腺液中含有高量的微量元素——鋅,臨床研究也發現,患有攝護腺炎或攝護腺癌的患者,其鋅含量明顯低於健康的人,所以,補充鋅有助於預防攝護腺方面的疾病。包括牡蠣、南瓜籽、蛋、全穀類或堅果類皆含有豐富的鋅。
12.適量補充含硒食物:硒能促進體內抗氧化的能力,而且還參與了攝護腺的新陳代謝作用,有助於抑制攝護腺腫瘤的生長。建議可多吃大蒜、洋蔥、綠色花椰菜、黃豆、黑豆等各式豆類、鮪魚、香菇、芝麻、全穀類等食物。
13.茄紅素:屬於抗氧化劑的茄紅素,尤其對於攝護腺疾病具有保健功效,可減緩攝護腺肥大及預防攝護腺癌。茄紅素多存在於番茄及其相關製品、西瓜、櫻桃、柿子、木瓜等蔬果中。
14.植物性荷爾蒙:如黃豆等各種豆類中富含的大豆異黃酮,可抑制攝護腺組織增生,減緩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15.其他: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的蔬果,可以抑制細胞氧化形成腫瘤病變,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但目前預防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並非主流觀念,而且也有臨床統計指出,75%以上的人可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與飲食,降低攝護腺疾病的發生機率,再加上台灣人的體質與歐美人不同,當患者出現攝護腺腫瘤時,高達2∕3的人是屬於相對良性傾向,僅1∕3為惡性傾向,且只要積極治療,多是趨向好的結果。有鑑於此,朱元中對於預防性攝護腺切除仍持保留態度。

年輕時就建立攝護腺保養的觀念,可降低年老後的攝護腺煩惱,從今天起別再放縱自己,好好保養自己的攝護腺,換得未來的舒適生活!


TIPS:僅2成中年男性重視攝護腺健康
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數據顯示,台灣40~79歲的男性約有190萬人有罹患攝護腺肥大的風險,但卻不到2成的就醫率;而攝護腺癌的罹患率與死亡率也年年增加,但受到注意的比率也不若其他疾病,因此,強調40歲以上的男性,應更加重視攝護腺定期檢查及保健。

TIPS:攝護腺癌早期治療存活率100%
臨床數據指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存活率高達100%,第二期仍有60~70%的存活率,但若是到第三或第四期,存活率下降至僅剩30%左右。只是初期攝護腺癌的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受到忽視,因此,更要提醒50歲以上男性記得每年定期檢查攝護腺,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階段。

◎預防切除手術非治療主流
2013年有一相關研究顯示,攝護腺癌的患者若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其腫瘤的惡化速度會比較快。而前陣子就有一名帶有BRCA2基因細胞的英國男子為了預防攝護腺癌,學習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ulie),做預防性的攝護腺切除手術。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6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