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滑雪熱潮來襲,專業運動醫學助你安全享受冰雪運動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0/03
瀏覽人次:3380 返回列表

隨著運動普及與科學化發展,滑雪不再只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專利,親子、家庭與休閒族群也逐漸加入行列。目前台灣滑雪人口已突破 4 萬人,每年以 15%20% 的速度成長,冰雪運動熱潮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也吸引更多人感受速度與刺激。

 

滑雪玩法多樣,從雙板、單板到 carvingfreestyle,甚至熱門的平花(Ground Tricks / Gratori)風格,各自可能帶來不同傷害模式。雙板常見前十字韌帶撕裂及「滑雪者拇指」,單板則容易發生手腕骨折、尾椎挫傷或腦震盪。後疫情時代,滑雪受傷就醫人數較疫情前 增加三倍,凸顯運動傷害預防與復健的重要性。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醫師楊怡強指出,該院結合運動科學與運動醫學,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涵蓋:

 

基本體能測驗

 

沉浸式平衡覺測試(BERTEC 系統)

 

星狀單腳控制能力測試

 

心肺耐力評估

 

反應速率與多工決策反應測試

 

並利用高解析度軟組織超音波,精準檢測滑雪、衝浪、滑板等板類運動的方向性傷害與韌帶微損,及早介入治療。

 

臨床案例顯示,透過季前季後全方位分析,運動員能明確掌握自身不足與進步空間。例如單板玩家江先生透過髖關節、核心肌群訓練與教練調整後,表現明顯提升;平花選手梅小姐則在膝蓋韌帶受傷後,結合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與復健訓練,成功回場準備大賽。

 

楊醫師提醒,一般滑雪愛好者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釐清個人興趣與板類選擇,了解各自傷害風險

 

*雪季前調整體能:核心肌群穩定、離心控制、臀肌穩定性

 

*練習安全摔倒姿勢:大面積接觸地面、避免手腕撐地

 

*強化有氧耐力、平衡與敏捷度

 

*調整裝備、充足熱身與伸展

 

未來,台北榮總計畫引進力板(force plate)分析下肢離心落地與單腳跳躍能力,搭配離心訓練儀,進一步提升滑雪運動員安全性,並與台灣滑雪協會合作,打造最完整的醫療科技支援平台。

 

延伸閱讀:
.
髖關節疼痛、僵硬,走路一跛一跛,「1方法」幫助恢復活動力
.骨科教授推薦3運動,強健膝關節後,膝蓋能屈能伸、行動自如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