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烏腳病警訊!無機砷累積傷身 專家教你洗米、選米降風險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04
瀏覽人次:3098 返回列表

1950年代,國內西南部沿海地帶,爆發大規模的地方性周邊血管疾病,數千位居民長期飲用含有砷的井水,出現下肢烏青壞死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烏腳病」。近期食藥署邊境抽驗也發現,進口越南蚵無機砷超標。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砷廣泛存在於水、食品、空氣及土壤中,砷可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有機砷常存在海產中,並沒有毒性,而農業殺蟲劑及除草劑中,就含有無機砷,農作物可能從受汙染的土壤及地下水中吸收。

 

無機砷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第一級致癌物,砷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為10小時,會累積在內臟器官及頭、牙齒、頭髮,長期暴露會增加膀胱癌、肺癌皮膚癌的風險,也會造成皮膚病變、神經病變、貧血、周邊血管病變、四肢壞死及腎功能異等併發症。

 

顏教授小提醒

要降低過度攝取砷的風險,建議購買米或其他穀類製品時,輪流選購不同品牌、不同產地或不同店家的產品,煮飯時要用自來水至少洗米3次,可以減少砷殘留。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活跳跳的蝦一定新鮮?牠們只是在死裡求生,選1種蝦子比較安心
·吃魚怕重金屬下肚? 營養師揪「2部位」能不吃就不吃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