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不想孩子亂花普發1萬元?醫分享「超實用金錢教育法」 比吵架更有效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20
瀏覽人次:3241 返回列表

 

最近因為「普發1萬元」,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ATM查詢或領錢,對不少孩子來說提款機的運作既神祕又令人好奇,而家長也希望趁機教孩子一些金錢管理和自我保護的基本觀念。依照財政部規定,13歲以上的青少年可以自行上網登記領錢,因此部分家庭可能因這1萬元引發爭執,而許多家長也開始擔心孩子會如何使用這筆錢。

孩子的好奇是學習契機 談錢、存錢與善用金錢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在帶孩子操作ATM時,可以先從「安全」開始教,例如輸入密碼時遮住、注意周圍環境、確認機器是否正常,讓孩子知道安全是可以學會的,而家長冷靜、有順序的示範也能讓孩子把ATM視為需要認真對待的工具,而不是隨便按按的機器,孩子對領錢的好奇,其實是在試著理解「錢的價值」「來源」和「使用選擇」,這時家長可以藉機和孩子討論要不要先存下一部分、是否用在真正需要的事情上,或是做小小的善事,透過這樣的討論,孩子能慢慢練習負責任地做決定,也能提升思考力、自我控制力和同理心

 

 

家長陪伴與示範 養成良好金錢管理與風險意識

許維堅也提到,金錢觀和安全習慣不是一次就能教會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覆練習,孩子會觀察家長的行為、語氣與態度,每一次提領、匯款或檢查帳單,都可以成為教育的機會,家長分享如何規畫預算、避免衝動消費、確認交易,不僅是管理金錢的方法,也能幫助孩子建立未來生活中重要的能力。

 

 

金錢觀靠累積 家長示範塑造孩子的行為模式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丁碩彥表示,普發1萬元除了提供經濟上的幫助,也是一個家庭進行「金錢理解」「自我保護」「自主與責任」的好教材,對孩子來說學會安全使用ATM、理解金錢背後的努力與價值以及辨識可能的風險,在這些學習過程中,家長穩定的陪伴、開放的態度,以及願意讓孩子提出問題的空間,是讓孩子安心成長的關鍵。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普發1萬「務必留意這2事」否則可能變成0元! 登記、代領、領現方式一次看懂
·未成年怎麼領普發1萬?「3種方式」家長代領別搞錯 13歲以上可自行領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