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氣溫驟降腰痛跟著來?專家解析:天氣不必然致痛,卻可能加重症狀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27
瀏覽人次:3182 返回列表

 

文: 劉怡均(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每逢秋冬時節,診間總會湧入一批腰痠背痛的病患。有些人是舊疾復發,有些人則是突然感到僵硬不適,甚至連平時不太有腰痛困擾的人,也開始抱怨「最近天氣一變冷,腰就開始痛了」。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巧合,還是天氣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

 

天氣與疼痛:是迷思還是真相?

許多人深信「天氣變化會讓疼痛加重甚至是誘發疼痛」,但目前醫學研究結果顯示仍有爭議,簡單來說就是「有時候會,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低溫會讓肌肉和筋膜收緊、局部血流變慢,進而產生僵硬和痠痛。

 

不過大規模前瞻性研究發現針對急性下背痛,氣溫、濕度、氣壓等氣象因素,與每日疼痛強度並無明顯關聯。換言之,新發作的腰痛,天氣並非主要影響因子。至於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族群,有些患者確實對天氣變化比較敏感,氣壓及濕度的改變就有可能讓症狀惡化。另外,天氣變化也可能影響患者對於腰痛的主觀感受,尤其氣壓劇烈起伏時,對於腰痛的感受度就會增加。

 

也有文獻指出極冷天氣可能提升腰椎疾病患者就醫或住院的風險。最新研究更進一步探討了氣候變化對神經系統的影響,發現低溫可能改變痛感的神經傳導機制,讓部分人對疼痛更加敏感。綜合來看,天氣可能不是直接「引起」疼痛的元兇,但的確可能加重原本的症狀。

 

秋冬保養腰背的原則

無論天氣是否直接影響疼痛,秋冬的確是腰痠背痛的好發季節。以下保養原則以臨床實證和指引為依據,有助於減少不適:

 

   保暖是第一步:避免腰背部直接受寒、確實保暖,必要時使用熱水袋、電熱毯或溫熱敷墊熱敷1520分鐘,每日13次放鬆肌肉,能有效減少僵硬。短期熱敷在急性期或肌肉緊繃時有一定療效,有助放鬆肌肉、短暫舒緩疼痛。

 

   維持活動量:即使天氣冷,也要適度活動。建議規律運動(快走、有氧、核心訓練、伸展),每週至少35次,能改善慢性腰痛與預防復發,必要時可尋求復健科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指導。太極、瑜伽或正念練習也是不錯的輔助選擇,有助於改善功能與疼痛感。

 

   姿勢要正確:避免久坐久躺、每3060分鐘起身走動或伸展、搬重物時屈膝靠近物品再提、在寒風中工作時,務必全身保暖,如有需要可短期搭配護腰。

 

   情緒與睡眠也重要:心理壓力與睡眠品質都會影響疼痛感受。保持好心情、維持充足睡眠,也能幫助減輕不適。

 

急性期以熱敷與維持活動為主,慢性腰痛則以系統化運動與有證據的非藥物療法為基礎。

 

什麼情況需要就醫?

大多數秋冬腰痠背痛屬於輕度不適,按上述原則即可改善。但若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儘早至復健科回診或就醫:

   疼痛持續惡化超過兩週。

   疼痛伴隨下肢麻木、無力,甚至影響走路或大小便。

   突然出現劇烈腰痛,尤其是中老年人,需排除骨折或神經壓迫。

   舊疾頻繁復發,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臨床上,醫師會先蒐集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若懷疑神經壓迫或其他病因,會安排影像檢查(如X光或核磁共振)或電生理檢查,並視情況接續復健、藥物或超音波導引注射等介入性治療。

 

秋冬腰痠背痛,不一定是天氣「惹的禍」,但冷空氣確實會讓身體更容易出現不適。從生活細節著手,做好保暖、維持活動、留意姿勢與睡眠品質,就能大幅降低疼痛機率。若疼痛持續或加重,千萬別硬撐,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讓你在寒冷冬季也能自在活動、無痛生活。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天然止痛藥!每天「這樣走」背痛風險降一半 還能控血糖、解脹氣
·為何運動後都腰痠背痛? 復健科醫揭「4大常見錯誤」:最後1點常被忽略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