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早期發現治癒率及存活率高
字體
瀏覽人次:37930 返回列表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大腸癌更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

台灣大腸癌發生已呈年輕化趨勢,雖然大腸癌發生率高,但是早期發現及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7、8成以上。在醫療不斷進步下,即使淋巴轉移第3期患者,平均存活率也有6成,第4期轉移到遠處,仍有1成機會,應積極接受治療,別輕言放棄。

剖腹或微創手術,可根治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專家、新竹國泰醫院院長李興中表示,近年來轉移性大腸癌存活期明顯增加,以國泰醫院為例,在10年內,第4期患者3年存活率從16.5%大幅提升至33.2%,成長幅度達5成,這與團隊照護策略、手術技術發展及健保給付標靶藥物等因素有關。
「治療大腸直腸癌的關鍵,在於手術除惡務盡,不讓癌細胞有繼續作亂的機會。」李興中指出,大腸直腸癌治療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手術方式包括傳統剖腹及微創腹腔鏡手術,兩者皆可做到根治效果。
大腸癌的手術治療趨勢,是傾向於積極性的切除,除了將病灶及其局部淋巴腺或侵犯器官盡可能切除乾淨外,對於遠處肝或肺的轉移也盡可能的切除(metastatectomy)。

轉移性大腸癌,手術搭配藥物治療
如果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一開始無法切除所有病灶,建議接受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或放化療,進行術前輔助治療,再評估轉移控制及腫瘤消退情形,有助於提高手術除切率。

已有廣泛轉移,不可能根治的晚期病例,可作姑息性切除、繞道手術、大腸人工造口術,以解除阻塞不適等症狀,術後再配合化療、標靶治療,如此合併性的療法,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大腸癌術後,有25~35%的病人有復發的可能性,因此,手術後癌症存活者必須定期追蹤檢查。李興中建議,手術後的5年以內,要定期赴醫院接受檢查;手術後2年以內,至少應當每3個月進行一次血液檢查,之後可以半年至1年進行一次檢查。

輔助標靶藥物治療,提高存活率
大腸癌在輔助治療的標靶藥物方面,目前第一線主要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兩者效果相當,可提高晚期腫瘤轉移患者手術切除比例,提升存活率。最新歐洲腫瘤醫學會發表數據顯示,第4期常見的肝轉移大腸癌患者,如果併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及化療,存活率能延長至5年以上,效果顯著。
李興中指出,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目前健保已給付不同的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減輕病人負擔。第一線標靶藥物的健保部分,可選擇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或表皮生長抑制劑的標靶藥物,需視病人基因突變表態及藥物基因體檢測結果情形決定。

預防腸癌:多吃蔬果、定期健檢
大腸癌只要早期發現,治癒率相當高。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發生?李興中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高纖維食物,降低腸道致癌物濃度及縮短糞便在體內停留時間。正常人每人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該在250克以上。
另外,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應多利用。


早期攝護腺癌治癒機會大
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醫師指出,早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將近95%,甚至有很高治癒機率。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表示,台灣攝護腺癌患者約30%發現時已屬轉移性晚期病患,治療上較為棘手,若是晚期發現,10年存活率低於20%。因此,雖然醫療進步,早期診斷的觀念仍不可少。

早期沒症狀,50歲男性定期檢測
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無感」,多數患者都是因腫瘤侵犯尿道、膀胱頸,出現解尿不順、尿液難以排空的不適感,才有警覺。但臨床上發現,仍然有很多男性以為這屬正常的老化現象,不以為意。

等到攝護腺癌進展至晚期,嚴重者可能有血尿、尿失禁或發生骨轉移時,則會骨頭疼痛、甚至有行動受限等嚴重症狀表徵,那時都已經錯失治療先機。
張延驊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做血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並接受泌尿科醫師肛門指診,如果這兩者檢查有任何一項不正常,建議應進一步接受經直腸超音波導引攝護腺穿刺切片檢查,以確認是良性肥大或惡性腫瘤。

根除性切除手術,治癒率9成以上
早期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尿失禁也低於2%,年輕患者可保留神經血管叢,維持原有性功能。除傳統開放式手術,也可運用機械手臂輔助腹腔鏡手術,減小傷口,降低病患術後的疼痛感,縮短住院時間。

醫療團隊也會視患者病況,決定是否採用放射線治療,放療是攝護腺癌中晚期病人、在臨床上沒有遠處轉移者的根治性治療方法之一,一般也會合併荷爾蒙治療1~3年,以增強放射線治療療效。

荷爾蒙治療新藥,降低死亡風險
張延驊解釋,荷爾蒙治療主要使用在晚期病患,作用機轉在抗雄性激素(睾丸酮),由於攝護腺癌細胞仰賴雄性激素滋養擴散,因此,若減少雄性激素,就可以達到抑制腫瘤的目的。不過,傳統的荷爾蒙治療藥物療效有限,多數晚期病人在用藥2年內會出現抗藥性,即使血液雄性激素已降低到相當低的去勢濃度(降低雄性荷爾蒙濃度),攝護腺癌仍然持續惡化,表示腫瘤已有去勢抗性(雄性荷爾蒙降到一定程度,會產生抗藥性)(castration-resistant)。

對於有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在以前只能考慮做化學治療「Docetaxel」(剋癌易,俗稱歐洲紫杉醇)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或「mitoxantrone」(雙烴蒽醌)僅具止痛效果。但因化學治療有其一定的副作用如掉髮、血球降低及週邊神經病變等,常為病患所排斥。

近年抑制雄性激素作用的口服新藥陸續上市,像「雄性激素合成抑制劑」(Abiraterone acetate),主要作用在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進一步降低睾丸、腎上腺和腫瘤內雄性激素的生成;另一種「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Enzalutamide),也較傳統藥物更能減少60%晚期攝護腺癌惡化,並且降低29%的死亡風險。這兩種口服新藥均證明,不管先前是否曾接受過化學治療,都有提高存活率、延長病患壽命的療效,目前均獲健保給付。

此外,新藥陸續問世,例如「放射性同位素Radium-223 」(鐳-223)為靜脈注射藥物,可殺死攝護腺癌最常轉移的骨轉移病兆,產生延長病患壽命的療效,目前已獲適應使用許可,正在申請健保給付中;也有其他新藥在接受臨床試驗中,均為晚期攝護腺癌患者的接續治療帶來無限生機。

黑色素癌惡性度高免疫治療效果達5成
黑色素癌是皮膚癌症中第三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國內每年新增黑色素癌病患約200人,尤其好發於中年以後,常出現在手指、腳趾或腳底等部位,非常類似手掌及腳掌的黑痣,很難治療。如果早期發現,手術治療可以根治,近年免疫療法問世,為中晚期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臨床試驗的療效達5成。

67歲黃先生的左腳趾頭有一個已存在10年的腫塊,5年前這顆腫塊突然變大,且顏色變得深淺不一,邊緣呈現不規則狀,經檢查後確診罹患了最惡性的皮膚癌「黑色素癌」。經歷過多次的化學治療及免疫激素(介白素-2)治療,腫瘤仍持續變大,更轉移到淋巴結、肝臟及骨頭。在接受19次的新型免疫藥物治療後,原本20幾顆的腫瘤已經消失殆盡。

留意四肢的黑痣,防黑色素癌上身
76歲的賴先生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癌細胞轉移至淋巴結,腫瘤遍布手指頭、右膝窩、肝臟、肺臟及骨骼轉移,接受9次免疫療法後,原先只能臥床的他不僅可以自由行走,腫瘤範圍也逐漸縮小至只剩下小手指,體力與氣色都有顯著的進步。
新竹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許彥寧指出,黑色素癌的發生率雖然最低,但惡性度卻是最高,非常容易轉移,且很難治療。黑色素癌最常出現的位置在手指、腳趾或腳底等,非常類似手掌及腳掌的黑痣,不容易察覺異狀。

早期手術切除可治癒
黑色素癌如果能在早期治療,面積不大時,以外科手術切除可以根除,或者可採免開刀的液態氮冷凍治療或雷射治療治癒。
但在臨床上看來,黑色素癌患者因為不痛不癢,都是已擴散至其他器官或腫瘤太大才就醫,需要動大面積的切除手術及皮膚移植,術後還要加上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增加治療的困難及患者的痛苦,已經轉移的末期黑色素癌,其治療效果不佳,5年存活率小於1成。

免療療法帶來治療新契機
許彥寧表示,過去黑色素瘤末期病人5年存活率相當低,免疫治療問世後,接受治療的病人不但皆可重拾生活品質,更有約20%的病人,可維持5年以上的長期存活。目前台灣臨床試驗中,療效達5成。

許彥寧表示,免疫製劑在2010年有顯著的發展與突破,目前免疫療法在台灣已被核准的適應症包含黑色素瘤末期及非小細胞肺癌,國際及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且成效良好的癌症達20幾種,除了自體免疫不良的病人不適用此項療法外,大部分癌症晚期病人皆有不錯反應。

不過,免疫療法的機轉在於提升病人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細胞,部分病人會因為免疫力功能增強而產生發炎性的不良反應,如皮膚紅疹、腸胃炎、肺炎、肝炎、腎炎及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因此,需要審慎評估。1個月藥費約20至30萬元,整個療程下來往往都要上百萬元,經濟負擔也是病人要考量的因素。
雖然免疫療法的問世為黑色素癌帶來治療契機,提高存活率,不過,防患未然最重要。平日多觀察自己的皮膚改變,包括一些不易察覺的部位如腳底、頭皮都要注意,如果有突然新生的痣,尤其直徑超過0.6公分以上,或是舊痣突然變大,建議到皮膚科檢查,不要輕忽。

慢性血癌不易發現吃標靶藥物可與癌細胞共處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又名「慢性血癌」,好發於40、50歲的中年人,全台一年新增約200名病例。隨著標靶藥物陸續問世,慢性血癌患者按時吃藥、定期追蹤,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並非難事。

慢性血癌患者的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會發生錯位,產生「費城染色體」,同時出現白血病致癌「BCR-ABL」基因,導致血液或骨髓內不正常白血球過度增生,堆積體內衍生病變。

半數病人不知癌症上身
新竹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許彥寧表示,慢性血癌的過程有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芽細胞期三個階段,初期症狀為疲累、體重減輕、腹脹、發燒、食慾不振等,常被誤認是感冒或是太過勞累,半數以上的病人不知癌症上身。

直到病情進展,過度增生的白血球堆積在脾臟,造成脾腫大、左下腹脹痛、腰圍變粗,或是健檢發現白血球過高才檢查出病因,此時往往已發病超過1年以上。

標靶藥物治療,慢性血癌變慢性病
早年CML治療,主要以化學治療加上干擾素合併療法,不過效果不彰,多數病人必需考慮痛苦且具有相當危險的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但手術不見得成功。
直到第一代標靶治療藥物「基利克」(IMATINIB)於2000年問世,大幅改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模式,患者按時服藥即能有效控制病情,與癌細胞和平共處,如今稱為「慢性病」已不為過。

許彥寧表示,慢性血癌的標靶藥物屬於小分子的酪胺酸激酶抑制劑,能阻斷染色體中癌細胞的生長訊息,達到基因完全緩解,許多患者只經過半年的治療,就已完全觀察不到血液與骨髓中白血球的不正常增生現象。

9成病人血液檢查看不到癌細胞
根據2005年至2010年的追蹤報告顯示,使用標靶藥物治療,5年到7年的追蹤結果,高達80%以上的CML病人能達到基因完全緩解;有85~90%的病人在血液檢查方面已經看不到癌細胞。

近年來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問世,除了提供更佳的療效,也能減緩第一代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增加病患服藥的方便性,提高治療達標的機會。
依目前的國際共識,CML的「理想治療」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療3個月後,體內白血病致癌基因「BCR-ABL」降至國際標準值10%以下,或達到部分染色體緩解(PcyR);治療6個月後,「BCR-ABL」含量降到國際標準值1%以下,或達到完全染色體緩解(CcyR);12個月後,降至國際標準值0.1%以下,或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MMR)。

第二代標靶藥物副作用小、療效佳
最理想的治療反應,是癌症基因「BCR-ABL」降至0.0032%以下,也就是幾乎測不到,穩定控制病情,又稱為達到「MR4.5」。臨床顯示,CML第二代標靶藥物達到MR4.5的機率,較第一代藥品高,治療效果更理想。

許彥寧表示,當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可考慮換用第二代標靶藥物。第一代標靶藥物基利克效果雖好,但可能合併出現全身水腫、頭痛、肋膜積水等副作用,第二代藥物泰息安、柏萊副作用減少。

雖然慢性血癌已能用藥妥善控制病情,但一旦停用復發風險增高。許彥寧呼籲,患者千萬不要因病情好轉或出現副作用,即自行調整藥量、甚至停藥,容易增加復發和治療失敗的風險,務必聽從醫囑,若有副作用或治療上的問題,應跟醫師商量,由醫師評估是否換藥,只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與CML和平共處不是難事。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10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