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院長鄭舜平 讓偏僻醫療發光的推手
字體
瀏覽人次:31395 返回列表


鄭舜平曾獲得百大良醫、衛生署模範公務員的肯定,他不希望自己被稱作「名醫」,而是帶給病人信任及安心的醫師。
 
文╱凌芸  攝影╱韓燕卿
 
那位讓許多運動國手及復健科病患追著他就任的醫院尋求診治的,是鄭舜平醫師!那位捍衛樂生療養院病患醫療權益的,還是鄭舜平醫師!如今將國境之南的旗山醫院經營成守護南台灣偏遠地區的重要醫院,讓旗山醫院脫胎換骨的,正是年輕的、才40幾歲的院長鄭舜平!

旗山醫院院長鄭舜平說,當年從陽明醫學系畢業後,也走過內科、骨科,但因自己長年打桌球,對運動醫學有興趣,加上對心肺復健、老年照顧也有興趣,便決定以復健科醫學為終生職志!

此後,鄭舜平是許多運動選手仰賴的醫師,因為他的細心、耐心、專業!最開始他是協助殘障運動,如雅典殘奧、北京殘奧,他都是隊醫,因提供選手非常好的運動傷害預防與照顧,所以教練(同時也都是一般運動選手的教練)又會推薦一般的運動選手,例如籃球(有陳信安、曾文鼎等知名球星)、羽毛球、柔道等選手,去找鄭舜平醫治。

因此,鄭舜平是調到哪兒,這些忠實病患就跟到那!從花蓮鳳林榮民醫院,到台北榮總,再調去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之後調去新莊樂生療養院當副院長,以及現在擔任旗山醫院院長,不少老病患就跟著跑,就是為了尋求確定診斷與治療。

協助國手爭光的醫師
以知名籃球球星陳信安為例,他因國內外多次征戰而造成膝蓋受傷,看過很多醫師,都說半月軟骨及韌帶的問題需開刀,後來經超音波檢查證實是韌帶受傷,可藉復健復原,不需動刀,後來藉由完整的復健而復原了!


還有鄭舜平常陪國手出國比賽,若中途發生狀況,場邊無法立即處理時,他也必須陪國手去當地醫院急診,幫他們與外國醫師溝通。所以,不只球場邊的及時醫療,比賽期間任何醫療都要照顧,回選手村後,還要幫選手做疼痛處理、給予心理支持。

2008年北京殘障奧運賽中,一位舉重女國手就是由鄭舜平協助處理運動傷害問題,當她拿到金牌那一刻,是令人非常感動的,與有榮焉!因此,像鄭舜平這樣的隊醫,是選手為國爭光背後,重要的身心靈推手!

讓病患「捨不得」的好醫師
由於當初是公費生,因此,鄭舜平待過偏遠的花蓮鳳林榮民醫院,也待過都會區的台北榮總跟基隆醫院,深刻體會偏遠地區的弱勢醫療問題。後來調去樂生療養院當副院長,院中的漢生病患(即痲瘋病),更是弱勢中的弱勢,很多人不敢照顧!然而他一待就是5年,努力照顧院民的健康與爭取權益!

鄭舜平對這些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樂生院民的照顧,讓他們點滴在心頭,因此,當他要被調離時,院民非常捨不得,並在院訊發表了三個捨不得:「第一,副院長沒有來樂生院前,已經是名醫,他的醫術解救了很多同胞的痛苦,到這裡來實在是大材小用,這是第一個『捨不得』。
 
第二,來到樂生院為了捷運問題,新舊院區院民的不睦,副院長勞心勞力,受盡委屈,排難解紛,終於克服困難,這是多麼的『捨不得』。第三,樂生創院79年以來,調動了多少院長與副院長,沒有一位,如同今天有那麼多的院民『捨不得』他離開。」這些「捨不得」充分說明了鄭舜平的「醫者父母心」!

榮升旗山醫院院長,其實充滿挑戰
2010年1月鄭舜平榮升旗山醫院院長!但其實這是一項艱困的任務,因為此時的旗山醫院正值八八水災隔年,滿目瘡痍,於是從未踏進過旗山一步的他,離鄉背井、隻身上任,一切從頭開始!

萬事起頭難,如同一位花蓮門諾醫院的修女說過:「台灣的醫師到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鄭舜平心有戚戚焉的把這兩句話套到旗山醫院:「高雄的醫師到台北很近,到旗山很遠!」因為他剛到旗山醫院時,連正副院長在內,全院只有16位醫師,每位醫師繁重的工作量,讓醫療水準無法提升。

八八水災過後,更需要整頓,卻苦無醫師願意前來旗山醫院!因此,旗山居民的醫療資源跟都會區的醫院比起來差很多,每萬人的病床數、醫師數,連台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更別說跟都會區的醫院相比了!

軟硬兼施,讓旗山醫院發光
鄭舜平說,旗山醫院的本質就是「軟體」方面的醫師不足,因此,透過不同的管道找到願意來的優秀醫師,提供醫師發揮的空間,陸續吸引高雄地區各大醫學中心的醫師前來,如今已增加到30幾位醫師,慢慢將醫師人數補齊了。

「軟體」方面還要同時提升服務水準,他常跟同仁提醒:「旗山醫院要有公立醫院的精神,私立醫院的價值!」也就是要有公立醫院照顧弱勢民眾的責任、社區服務、配合衛生政策,還要有私立醫院的效率與服務,但不能有公立醫院的官僚。「硬體」方面則是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讓醫師的診療技術得以發揮,如神經外科的開刀設備、泌尿科震波碎石、婦產科的4D超音波及64切電腦斷層,大幅提升醫療水準。

在「軟硬兼施」之下,看到了改變!以前旗山居民說:「旗山醫院只會看感冒!」如今最常聽到的是:「旗山醫院不一樣了,以後看病不用跑那麼遠了!」居民也開始引以為傲的說:「旗山醫院不輸高雄的大醫院喔!」

發展救急重任以及長期慢性治療
鄭舜平說,旗山醫院位處交通要道,常有很多車禍跟腦出血的病人,但以前沒有神經外科可開刀,患者常因必須轉院而喪命!因此,他認為補強神經外科醫師是當務之急,從高雄榮總禮聘醫師前來就任。去年,一位才30幾歲的先生從工作的大樹區,興沖沖的騎車來旗山看在娘家坐月子的太太和孩子,途中發生車禍,腦出血被送來醫院,所幸已有神經外科醫師及儀器,立即緊急開刀,救回了原本昏迷指數只剩4、5分的病人(最低是3分,就是什麼反應都沒有了),復原後接受復健,後來可以走路了!

病人很感恩的說:「旗山醫院救了他跟他的家庭,回家最想做的就是抱他剛出生的小孩,原本連小孩的第一眼都看不到!」相當令人動容,也給旗山醫院同仁很大的鼓舞。鄭舜平述說此事時也紅了眼眶,他說:「這在以前經過轉送,幾乎是沒機會的,現在旗山醫院有這樣的醫療水準,大大補強了偏遠地區的醫療需求。」

除了「救急」,在慢性病治療方面也有突破性的發展。鄭舜平說,以前旗山醫院沒有發展遲緩兒的復健照顧,家長不是老遠去尋求醫療,就是放棄遲緩兒的治療,他就任後,設立小兒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讓遲緩兒有健全的照顧與治療。還有居家照護,包括居家營養、居家護理、居家精神科照護、居家產後照顧等,旗山醫院無不盡全力去做,居民們都很感激!

「走動式管理」的成果
隻身來到旗山,鄭舜平跟同仁們建立起革命情感,他在繁重的臨床門診、醫院行政、大學兼課,跟當地學校與居民交流之餘,在所剩非常有限的時間內,還是要跟同仁打桌球、聚餐,這時他卸下院長的身分,大家像朋友一樣。

而他推崇「走動式管理」,經常勤走各單位,同仁只要看到院長都可以直接溝通,也讓他可以聽到最基層的心聲,有問題立即處理,漸漸的,問題愈來愈少了!如今脫胎換骨的旗山醫院,常讓南部醫界驚訝的說:「旗山醫院怎麼可能?」就連高雄市陳菊市長及監委黃煌雄訪察之後,都給旗山醫院很大的肯定!

住在醫院宿舍的鄭舜平若下班後還有空檔,還一樣把「走動式管理」當成「休閒運動」時,常讓同仁笑說:「這算哪門子休閒啊?」因為他還會透過醫院的電腦了解急診、病房的調配情況,隨時透過院內通話跟值夜班的護理長及醫師做提醒,因此同仁都笑說,院長不要這麼閒不住了,其實言語間是充滿肯定與不捨的。

感謝支持自己的人
經常被調派各醫院,如今又遠到台灣南端的旗山醫院,鄭舜平對在台北工作、獨自照顧小孩的太太,有非常多的感謝,讓他能無後顧之憂的貢獻給病人及醫院,當然更要感謝旗山一起打拼的團隊。

回想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人,鄭舜平認為是父親對他的潛移默化。他的父親是最早期的非洲農耕隊,去過非洲國家以及泰北,協助當地的農業生產。他認為自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也對偏遠地區的族群特別照顧,就如他到花蓮、樂生、旗山,好像都有父親的軌跡,不知不覺都受到父親的影響,父親至今也很支持鄭舜平為偏遠地區的付出。

而影響鄭舜平最深的師長是陽明大學生化所的魏耀揮教授,他是大學時期的老師,現在也是馬偕醫學院的校長。鄭舜平說,魏老師永遠對自己執著的事充滿熱情,從他還是學生時到現在,常跟魏老師請益,包括工作及各方面,老師總是支持著他,這是鄭舜平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良師益友。

此外,鄭舜平也非常感謝不同時期帶領他的副署長、執行長及院長,由於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才能闖出一點點成績。

末忘初衷,秉持醫者父母心
鄭舜平曾獲得百大良醫、衛生署模範公務員的肯定,他不希望自己被稱作「名醫」,而是帶給病人信任及安心的醫師。看著患者的疾病獲得改善,家庭得以維持住,是支持他在醫療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他也常跟同仁提醒「末忘初衷」──維護病人的健康,儘管外在衝擊多、變化大,只要牢記這信念,會工作得比較愉快,就能走得比較遠。當看到鄭舜平一一介紹由他催生出來的旗山醫院的軟實力與硬實力,在偏僻地區發光時,讓人深刻感受到什麼是良醫、什麼叫「醫者父母心」!
 
鄭舜平 檔案
現職: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院長
學歷: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畢業
專長:運動傷害、骨骼關節復健、疼痛治療、神經復健、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2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