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心悸、失眠、暴躁易怒是更年期? 當心自律神經失控的5警訊
以女性生殖內分泌學的角度而言,女性一生會遇到三次危機,第一次是青春期,第二次是懷孕期,第三次是更年期,共同特色為身體的性荷爾蒙起了極大變化,若沒有妥善處理,恐會造成身心負擔。
發佈日期:2020/05/07
瀏覽人次:43751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樣的病毒所引發,初次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再活化的病毒會順著神經控制的皮節分布長出叢聚性的疼痛水泡和皮疹;在皮膚上的水泡出現前,會先出現不明原因刺痛和麻脹感,這是神經發炎產生的疼痛,即使水泡消失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是為疱疹後神經痛。
發佈日期:2020/05/02
瀏覽人次:91317
糧荒!藥荒!引爆商機 食品股 生醫股全面大掃瞄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發展,日前3個國際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警告全球市場可能出現糧食緊缺,這是食品股的危機或商機?還有對抗此次疫情帶動生醫股大漲,接下來又該怎麼看?
發佈日期:2020/05/01
瀏覽人次:32981
張金堅:鑑古知今:從SARS到COVID-19
從SARS、MERS,乃至COVID-19,每次都經過突變,再經跨物種傳播,造成嚴重的感染,在在顯示冠狀病毒的多變陰狠、詭譎莫測。這次突變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不得不令人省思人類與病毒之互動,重新檢討病毒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發佈日期:2020/04/30
瀏覽人次:30144
ETF選市不選股 量大 折溢價多空靈活操作
台股這次在受到疫情的衝擊下,很明顯的出現上沖下洗的走勢,不過,與過去不同的是,ETF成為當紅炸子雞,事實上,只要投資人懂得挑選,ETF操作其實比股市操作輕鬆許多。
發佈日期:2020/04/28
瀏覽人次:31313
平均每天41人確診大腸癌! 醫師說這項檢查一定得做
一般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在治療後的頭兩年每三個月追蹤一次,第三年開始每半年追蹤一次;而目前政府提供50-74歲者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可檢測出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倘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飲食上偏好油炸燒烤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檢測,才能達到真正的上醫治未病。
發佈日期:2020/04/26
瀏覽人次:4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