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猴痘疫情於全球各地持續燃燒,疾管署亦於6月24日宣布國內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隨著國際猴痘疫情升溫,猴痘病毒究竟會不會成為繼新冠肺炎後,第二波造成大流行的病毒?/潮健康
發佈日期:2022/06/30
瀏覽人次:11560
長新冠「腦霧」無法及中注意力?中醫「1茶飲」遠離後遺症,讓生活更專心
台灣近期新冠疫情稍降溫,疫苗普遍施打也使染疫後的重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感染過新冠肺炎者所引發的「長新冠」後遺症原因,仍尚未有完全的解答/健康醫療網
發佈日期:2022/06/28
瀏覽人次:9477
本土下降+48283、死亡+166!2名30多歲男確診2日內亡 增1歲嬰重症併發哮吼
發佈日期:2022/06/23
瀏覽人次:3598
本土+56339、死亡+115!增2未滿5歲童重症 4月大男嬰皮膚冒「大理石花紋」
發佈日期:2022/06/21
瀏覽人次:3732
確診防輕症變重症!營養師授「防範關鍵」 一圖看增強免疫力食物清單
目前的研究證據和專家意見建議,應多吃新鮮和未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和全穀物雜糧類。
發佈日期:2022/06/20
瀏覽人次:6268
重症科醫師黃軒呼籲:疫情爆發中,10個少去的地方或NG的行為
在疫情中我們必須要自保,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提出「疫情爆發中,10個少去的地方或NG的行為」,值得大家參考。
發佈日期:2022/06/17
瀏覽人次:17704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根據《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的研究指稱,Omicron相較Delta、Alpha等變異株,造成二次感染的風險確實較高,但無論是輕症、住院與重症風險,似乎皆比第一次感染時為低。/潮健康
發佈日期:2022/06/16
瀏覽人次:319471
本土+68939「北部緩降、中南部仍處高原」! 增5例兒童重症、3人併發MIS-C
發佈日期:2022/06/15
瀏覽人次:3747
身體濕氣重恐讓小腹大! 專家揭「3大排濕法」:散步也有幫助
懶洋洋、食慾不振是身體濕氣重症狀,體內濕氣重如何改善,謝旭東3招去溼氣方法/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發佈日期:2022/06/14
瀏覽人次:1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