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用藥是隱憂
2017年申報健保費用最多的藥物,也是首次登上榜首的是能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品,全年度的申報金額高達24億元以上,其他包括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用藥也紛紛上榜,還有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也名列前10大。最新的健保用藥趨勢為何?重覆用藥和藥物濫用的情況,該怎麼解決?
中西藥物幫幫忙控膽固醇
有些人遺傳高膽固醇、高血脂,或有人因年齡增長而膽固醇偏高,即便他們的飲食生活習慣正常,也有規律運動,卻仍然甩不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就得藉助中西藥物的治療,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機會。
冬天避免爆血管 護心必做9件事
一波波冷鋒來襲,氣溫驟降,對銀髮族群而言,天氣越冷越要留意保暖得宜,以免引起心血管相關疾病,導致心肌梗塞或甚至引發腦中風的風險。
泡腳養生 促進血循健康
天冷易造成氣血循環不良,導致末梢神經血管阻塞、手腳冰冷、血壓升高、心臟不適,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不妨泡腳養生,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慎選血管支架 能救命又長壽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必須盡速打通血管,讓血流恢復,降低心肌所受的傷害。打通血管後,約9成以上的病人可經由血管支架置放術撐開血管。
天氣漸漸轉冷,心肌梗塞好發期
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22日在家中猝逝,醫師診斷是心肌梗塞所導致;去年一月份,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也是因為心肌梗塞過世,享壽66歲。
週邊血管5大徵兆 拉警報
許多人都把焦點放在容易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疾病,卻忽略了週邊血管阻塞疾病的危害。其實,大部分的週邊血管阻塞,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嚴重時,卻可能造成肢體壞死、復原機率低,且有截肢的風險,亦不容輕忽。
電刺激,降血壓效果好
高血壓是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主要誘因,可是許多人的血壓仍然控制得不好。根據德國福賴堡大學的動物研究顯示,用電刺激來治療高血壓,效果更快、更好,也沒有強大的副作用。
脂肪肝是慢性病源頭
脂肪肝正說明著身體脂肪囤積過度,不但是許多慢性病的高危險群,罹患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的機率,也比沒有脂肪肝的人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