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每天一杯手搖飲不離口 不僅變胖你的腎可能已經被喝壞了

台灣人每年喝掉近千億元飲料,手搖店密度更勝便利商店,台灣珍奶享譽全球,隨手可得的含糖飲量更成為青少年的最愛。不過,依賴糖飲不僅會導致肥胖及引發糖尿病,還會讓血中尿酸值大幅提高1.1倍,埋下未來痛風、三高與引發慢性腎臟病危機!

發佈日期:2019/11/07
瀏覽人次:33462
*

中風來得突然? 不管你幾歲這個觀念絕對要有!

中風是可預防及治療的,除了改善三高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無運動習慣、肥胖、熬夜等,若出現手腳無力、面部表情不對稱、長期暈眩等,就應提高警覺性並安排檢查幫助自己提早發現,避免急性中風猝死危機。

發佈日期:2019/10/27
瀏覽人次:38386
*

五穀雜糧熱量低助減重? 錯誤迷思你可能也被騙了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導致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因此,不少人會將主食的米飯、麵改以五穀雜糧替代,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降低血且促進腸道蠕動,因此不少減肥的人更將五穀雜糧視為一大利器!

發佈日期:2019/10/16
瀏覽人次:50191
*

低脂飲食比較健康? 「這裡」錯了肥胖、三高照樣找上門

加拿大研究團隊曾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一項名為「前瞻性城市流行病學」(PURE)的研究。研究的結論導向,較高的醣類攝取,會增加整體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的死亡率;而較高的脂肪飲食,包括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攝取,死亡率反而會降低。

發佈日期:2019/09/09
瀏覽人次:33860
*

少吃卻更胖? 3件事讓你身體橫著長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曾調查統計,台灣50%每天工作超過12時的上班族有「過勞肥」現象,每天工作超過8-12小時的人也有40%是過勞肥,厚厚的內臟脂肪造成許多大腰圍的「大腹翁」或「小腹婆」,穿衣服可能勉強蓋得住,但是對健康危害不可小覷。

發佈日期:2019/08/19
瀏覽人次:43157
*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痛風的發生,主要有先天遺傳因子及後天因素,先天遺傳多因體內對尿酸代謝不易。後天影響痛風的因素最主要為肥胖,其不但造成高尿酸,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

發佈日期:2019/08/16
瀏覽人次:39361
*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脂肪肝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的蓄積,也就是肝比較「油」啦!常見原因是吃太油膩、酗酒、體重肥胖等,其中又以體重超重為主要原因。

發佈日期:2019/08/13
瀏覽人次:41215
*

體重正常體脂卻超標 你是隱性胖子嗎?

在確知自己BMI值真的超標後,為了健康甩肉減脂就是必要的,為了事半功倍,還應先了解自己是屬於哪一種肥胖類型。

發佈日期:2019/08/12
瀏覽人次:37278
*

三酸甘油酯超標了! 3種NG飲食你犯了幾項?

95%的三酸甘油酯主要由飲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當飲食中出現太多脂肪或糖類時,就會讓肝臟來不及分解,於是將過多的脂肪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另外,如攝取過多酒精、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或本身患有肝臟疾病的患者,都會讓肝臟代謝脂肪的機制出現異常,而導致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

發佈日期:2019/08/09
瀏覽人次:1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