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10症狀都可能是得腦腫瘤! 肥胖、視力模糊要提高警覺

絕大多數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若長出腦下垂體腫瘤,可能使身體賀爾蒙失調,出現不正常分泌乳汁、月經週期不正常、肥胖、月亮臉、骨質疏鬆、性功能障礙、巨人症等症狀;若腫瘤超過一公分,則會壓迫視神經,臨床上常見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情形。

發佈日期:2020/06/14
瀏覽人次:35944
*

肥胖是慢性病! 除了身材走樣,罹這7病機會也比別人高

NOW健康/肥胖者不僅身材走樣 連這些病罹患率也比別人高

發佈日期:2020/06/11
瀏覽人次:36669
*

吃素能延緩腎病? 專業醫師曝真相

三高、肥胖、代謝症候群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在第四期前,大多患者能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效降低疾病的進展。

發佈日期:2020/05/15
瀏覽人次:31221
*

久坐害你變胖心情差? 改吃6食物控制熱量還能舒緩情緒

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提出警告,「肥胖」恐為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雖目前還沒有正確的資訊確認肥胖使否與新型冠狀病毒變化有關,但以現有確診個案觀察有這樣的現象。

發佈日期:2020/05/06
瀏覽人次:36738
*

肥胖是武漢肺炎重症高危險因子! 3個瘦子習慣趕快學起來

武漢肺炎直至今日,全球確診人數已突破141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肥胖恐為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而近年來研究亦發現肥胖者免疫功能較差,得到流感的機率及重症風險皆較高。

發佈日期:2020/04/11
瀏覽人次:28554
*

食道癌最愛這3樣東西! 除了戒掉,日常還要做這些事預防

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因此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

發佈日期:2020/04/06
瀏覽人次:41955
*

「癌症」最怕這5招! 天天做降低你的罹癌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聯盟的成員,多年來倡導「全民練5功」癌症預防宣導計畫,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教授也呼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飲食、運動、肥胖、菸害等皆有密切關聯,確實實踐這5招健康生活型態,可以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遠離癌症的威脅。

發佈日期:2020/03/27
瀏覽人次:41949
*

無油=健康? 錯誤觀念快丟掉!吃對護心、抗發炎

「過度肥胖」會帶給人體很多危害!肥胖是脂肪肝、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乳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直腸癌等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然而,為了維持健康身體、保持窈窕身型,運動配合飲食控制是最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

發佈日期:2020/03/19
瀏覽人次:36255
*

別再放任肚子大起來! 8危險因子都可能讓你走上洗腎人生

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發佈日期:2020/02/27
瀏覽人次:4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