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熱量低助減重? 錯誤迷思你可能也被騙了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導致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因此,不少人會將主食的米飯、麵改以五穀雜糧替代,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降低血且促進腸道蠕動,因此不少減肥的人更將五穀雜糧視為一大利器!
低脂飲食比較健康? 「這裡」錯了肥胖、三高照樣找上門
加拿大研究團隊曾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一項名為「前瞻性城市流行病學」(PURE)的研究。研究的結論導向,較高的醣類攝取,會增加整體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的死亡率;而較高的脂肪飲食,包括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攝取,死亡率反而會降低。
少吃卻更胖? 3件事讓你身體橫著長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曾調查統計,台灣50%每天工作超過12時的上班族有「過勞肥」現象,每天工作超過8-12小時的人也有40%是過勞肥,厚厚的內臟脂肪造成許多大腰圍的「大腹翁」或「小腹婆」,穿衣服可能勉強蓋得住,但是對健康危害不可小覷。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痛風的發生,主要有先天遺傳因子及後天因素,先天遺傳多因體內對尿酸代謝不易。後天影響痛風的因素最主要為肥胖,其不但造成高尿酸,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脂肪肝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的蓄積,也就是肝比較「油」啦!常見原因是吃太油膩、酗酒、體重肥胖等,其中又以體重超重為主要原因。
三酸甘油酯超標了! 3種NG飲食你犯了幾項?
95%的三酸甘油酯主要由飲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當飲食中出現太多脂肪或糖類時,就會讓肝臟來不及分解,於是將過多的脂肪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另外,如攝取過多酒精、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或本身患有肝臟疾病的患者,都會讓肝臟代謝脂肪的機制出現異常,而導致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
4大族群,千萬不能餓肚子
飢餓時,體內的血糖濃度會降低,而血糖濃度又是調節胰島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如果血糖經常性的高低起伏時,就容易破壞胰島素的平衡,嚴重影響健康,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與肥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