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會死亡! 教你看懂5大危險警示症狀
若患有高血壓者,平時應控制血壓,有抽菸習慣也必須戒除,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預防主動脈剝離悲劇發生。
發佈日期:2020/08/27
瀏覽人次:51066
女性也會得疝氣! 該邊腫脹、便秘、咳嗽、肥胖是警訊
疝氣並非男性的專利,若是多產婦、長期便秘、咳嗽不止、肥胖的女性,平時都應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預防便祕,並良好控制體重,提重物時施力要正確,才能預防發生股疝氣。
發佈日期:2020/08/16
瀏覽人次:36774
十大死因近半數與腹部肥胖有關! 5項指標中3項要小心
依據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5成的40-64歲的中年人口,三高中有一項異常且腰圍過粗,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三高皆偏高且腰圍過粗,再加上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2成,令人擔憂的是,這群人每週固定運動超過150分鐘的不到1成。
發佈日期:2020/08/10
瀏覽人次:28560
據統計:2成孕媽媽吃不飽,胎兒恐陷入這些危機
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根據統計,有2成的孕婦擔心吃下肚子的食物,傷害腹中的寶寶,每天只吃白飯和少量蔬菜、水果,導致體重愈來愈輕。
發佈日期:2020/07/06
瀏覽人次:36050
糖尿病減肥最忌做4件事! 先吃肉再喝湯也NG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
發佈日期:2020/07/03
瀏覽人次:58789
叫媽媽不要再撿菜尾了! 當心變胖還會招惹婦癌頭號殺手上身
BMI數值超過30就已屬於中度肥胖的範圍,應注意體重的控制。然而,肥胖除了有外觀上的美醜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肥胖」成為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
發佈日期:2020/06/30
瀏覽人次:39208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像是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發佈日期:2020/06/23
瀏覽人次:3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