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大多數腦中風都是因為血管長期退化造成阻塞,讓血液及氧氣無法供應到腦部的各個區域,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先天腦血管構造異常所造成,當腦部的某一處血管受到阻塞或爆裂時,負責該區域相對應的功能就會隨之喪失,包括運動、感覺、語言等功能,也因此會導致身體出現肢體癱瘓、麻木、失語症等各種障礙。

發佈日期:2019/11/22
瀏覽人次:44111
*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 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若要減少腦中風的失能風險,「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只要及時治療,腦中風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千萬別輕忽身體出現的任何一項症狀!

發佈日期:2019/11/06
瀏覽人次:36533
*

仰賴鼻胃管餵食到臨終前都是折磨 藏在衣下的胃造口替他留了尊嚴

當中風患者出現吞嚥困難時,通常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但對患者來說,鼻胃管置放的過程相當不適,且一個月需更換一次,長期置放也容易造成喉嚨及鼻腔壓迫、潰瘍、出血等,加上鼻胃管容易滑脫、阻塞,既增加家屬照護困難,更影響患者在外觀與心理上自信。

發佈日期:2019/11/03
瀏覽人次:27211
*

中風來得突然? 不管你幾歲這個觀念絕對要有!

中風是可預防及治療的,除了改善三高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無運動習慣、肥胖、熬夜等,若出現手腳無力、面部表情不對稱、長期暈眩等,就應提高警覺性並安排檢查幫助自己提早發現,避免急性中風猝死危機。

發佈日期:2019/10/27
瀏覽人次:38431
*

心臟最怕溫差大! 養成5習慣防心血管遭偷襲

秋分到來,早晚溫差大,正是秋老虎發揮的時候,中央氣象局預測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一旦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就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特別是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

發佈日期:2019/10/08
瀏覽人次:35356
*

糖尿病、中風都因「它」而起 就連癌症也逃不過

每當有不好的東西侵入人體時,身體第一個抵抗外敵的就是發炎反應,主要是因為免疫系統發揮了作用,釋放出組織胺,通知身體其他部分有外來的侵略者,而啟動了防禦機制,這樣白血球才會知道有入侵的外敵,進而進行追捕與廝殺,這就是人體的發炎反應機制。

發佈日期:2019/09/08
瀏覽人次:37055
*

常嗜睡是肝生病了嗎? 7表現可能與肝火太旺有關

在中醫裡指的肝,與西醫的觀點有著很大的差別。肝火裡頭的肝,並不局限在肝臟這個器官,中醫所說的肝,還包含了腦部與中樞神經系統,因此不只是疲勞與肝有關係,包括像是眩暈、中風、情緒不穩、急性肝炎等,都被認為與肝有關。

發佈日期:2019/09/04
瀏覽人次:62929
*

中風都是「養」出來的! 4件要命習慣快戒掉

老年人發生中風,多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引起,年輕型中風的發生原因比較不同,如因為血液凝固不正常容易有血栓及先天血管異常、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血管較容易剝離或破裂。

發佈日期:2019/09/03
瀏覽人次:39677
*

噁心嘔吐又腹痛不一定是腸胃炎 還可能是「這個器官」中風了

腦中風時有所聞,但腸中風卻鮮少人知,且很難想像連腸子也會中風,但別以為腸中風無關緊要,發作起來若未及時就醫治療,往往容易併發腹膜炎、敗血症,死亡率甚至高達6成,且復發機率高,不可不慎。

發佈日期:2019/09/01
瀏覽人次:4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