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BMI≧30染新冠肺炎重症率高! 一張圖告訴你「肥胖有哪些罹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
發佈日期:2021/06/10
瀏覽人次:5689
BMI≧30染新冠肺炎重症率高! 一張圖告訴你「肥胖有哪些罹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
發佈日期:2021/06/10
瀏覽人次:11096
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下降,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因此常常沒有自覺,甚至固執地認為自己沒問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發佈日期:2021/06/08
瀏覽人次:8453
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下降,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因此常常沒有自覺,甚至固執地認為自己沒問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發佈日期:2021/06/08
瀏覽人次:147504
天熱皮膚癢?小心是「6大疾病」警訊! 解癢錦囊大公開:一條藥膏萬年通NG
皮膚癢大多是由外在環境引起,但也有可能是某些潛在疾病的警訊,像是糖尿病、慢性貧血、甲狀腺異常、表皮淋巴癌、腎功能異常、C型肝炎等,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症狀。
發佈日期:2021/05/17
瀏覽人次:11805
AI人工智能可有效識別早期妊娠糖尿病風險 幫助高危孕婦及早接受治療
根據《內分泌學臨床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識別早期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進而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階段開始治療。
發佈日期:2021/04/14
瀏覽人次:32954
老覺得口腔乾燥小心是疾病在作祟! 醫教「日常解渴方法」:嚼口香糖也行
全身方面會影響唾液腺的疾病非常多,例如脫水、維他命不足、內分泌失調、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神經疾病、心理疾病或乾燥症等疾病。
發佈日期:2021/04/14
瀏覽人次:42007
糖尿病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 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
發佈日期:2021/04/08
瀏覽人次:2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