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腦中風患者要降血壓? 醫師點出普遍3大迷思

健康醫療網/腦中風患者該不該降血壓? 醫師點出民眾三大迷思

發佈日期:2020/03/20
瀏覽人次:28754
*

尿有泡泡是腎臟病? 別緊張!日常8因素都可能產生蛋白尿

臨床上確實有許多良性蛋白尿的狀況,有泡泡也不一定就是蛋白尿,經過客觀的定量分析才能確定;良性的蛋白尿可能跟感染、脫水,天氣、藥物、運動、懷孕、血壓控制不佳,甚至有時候只是姿勢(站立)性蛋白尿。

發佈日期:2020/03/09
瀏覽人次:59164
*

2020全球公認最佳飲食法TOP3出爐! 護心、減重、遠離疾病跟著吃

英文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怎麼吃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對照2018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七項皆與飲食息息相關。

發佈日期:2020/03/04
瀏覽人次:35100
*

別再放任肚子大起來! 8危險因子都可能讓你走上洗腎人生

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發佈日期:2020/02/27
瀏覽人次:39045
*

血壓忽高忽低怎麼量? 居家量血壓必知4眉角

血壓忽高忽低怎麼量? 居家量血壓必知4眉角/每天的血壓值高高低低,在什麼狀況之下,就得開始吃降血壓藥?傳統做法在經過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後三至六個月,如果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之內,那麼就得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發佈日期:2020/02/26
瀏覽人次:101683
*

週邊血管阻塞會致死! 4種人是高危險族群

週邊血管阻塞的成因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症、年齡老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過高或有發炎情況的人,都是週邊血管病變的高危險族群。

發佈日期:2020/02/14
瀏覽人次:37521
*

血壓高有前兆! 除了無感2症狀都是重要警訊

血壓是因心臟搏動輸送血液時,血流對動脈血管壁造成的壓力,有血壓存在,才能驅動血液為各組織器官帶來養分,並帶走廢物。血壓過高過低都不好,收縮壓高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

發佈日期:2020/02/13
瀏覽人次:213334
*

泡腳幫四肢解凍 牢記5原則才有用

身體怕的不是低溫,而是忽冷忽熱的溫差,當溫差大或進出室內外溫度轉換過快時,血管如果無法適應、就會突然收縮、擴張,產生肩頸僵硬、頭痛、手腳麻木、四肢冰冷等症狀,嚴重時會引發血壓升高、心臟不舒服,甚至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等風險。

發佈日期:2020/02/08
瀏覽人次:26508
*

血壓易隨氣溫波動! 測量血壓3件事馬虎不得

NOW健康/日夜溫差大測量血壓不馬虎 專家提出722建議

發佈日期:2020/01/16
瀏覽人次:2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