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單期零售
  • 常春月刊512期

常春月刊512期

商品詳細介紹

<本月專題>
關注血糖護健康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已有超過5億人受糖尿病影響,台灣成人盛行率約12%,亞洲地區的患者人數更呈快速上升趨勢。糖尿病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長期高血糖可能對心血管、腎臟及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除了藥物治療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心理健康管理同樣關鍵,能有效控制血糖並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本專題也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提醒家長與年輕族群及早認識、重視預防與早期警訊。 

 

<導言>糖尿病趨勢與未來風險

糖尿病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是可以被穩定控制、延緩併發症發生的慢性疾病。

 

<PART1>血糖飆升早期警訊

糖尿病的成因包括遺傳、肥胖、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與慢性壓力等。常見症狀包括頻尿、口渴、體重異常變化與疲倦感,但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因此「沉默殺手」之稱。

 

<PART2>最實用控糖10招

控制血糖除了藥物治療,飲食與運動同樣重要。建議均衡飲食、少糖少油、多攝取蔬果及全穀類,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並建立定期血糖檢測習慣。

 

<PART3>資深糖友控糖秘訣大公開

當張坤來看到報告上觸目驚心的數字,空腹血糖高達250mg/dL時,他整個人愣住了,腦中瞬間一片空白。雖然隱約知道情況不妙,但他怎麼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於是又跑去第二家檢驗所重做一次檢查,然而結果卻一樣,他罹患了糖尿病。

 

<part4>血糖值飆破千,第一型糖尿病惹禍
第一型糖尿病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是在青春期前後,以10至14歲最為常見,占糖尿病的5-10%,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大多數在30歲以前診斷出來。

 

 

<特別報導>真的素和加工素

素食可分「真的素」與「加工素」兩類。真的素以天然蔬果、全穀、豆類與堅果為主,營養豐富、纖維多,有助腸 道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加工素如素香腸、素雞塊等,雖方便美味,卻含較多鹽、油、糖及添加物,過量易增加代謝與心血管負擔。理解兩者差異,有助素食者兼顧美味與健康,做出智慧飲食選擇。

 

<part1>蔬食VS加工製品

蔬食富含纖維、維生素與抗氧化物,有助腸道健康、控制血糖血脂,並降低慢性病風險,營養完整且熱量低,但保存不易、準備較費時;加工素食如素肉、素香腸雖方便、口感接近葷食,但常含高鹽、高油及添加物,長期大量攝取恐增心血管與腎臟負擔。

 

<part2>聰明搭配更健康

素食並非全然「天然好」或「加工壞」,關鍵在於如何選擇與搭配。加工素食雖方便,但若能控制比例、注意營養標示,並搭配新鮮蔬果與全穀,就能兼顧飲食便利與健康。掌握以「天然為主,加工為輔」的原則,素食者也能吃得多樣、美味又安心。

 

回列表頁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
瀏覽紀錄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