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台大醫點出施打須知
字體
瀏覽人次:24079 返回列表

 

250萬劑來自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後,讓原本陷於缺乏疫苗焦慮的民眾大為振奮。政府也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且讓孕婦有AZ和莫德納兩種疫苗選擇。

 

然而,多數人最關心的問題包括:孕婦適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懷孕期間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比較恰當?要打那一種疫苗?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對胎兒或母體會有不良的影響?接種疫苗前要注意什麼事情?打了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出現什麼情況該趕快回醫院檢查?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 無證據顯示會造成胎兒風險

 

台大醫院婦產部施景中醫師指出,無論是輝瑞-BNT、莫德納或是AZ

疫苗,目前的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並不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若有染疫的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

 

 

孕婦接種疫苗挑選 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

 

至於孕婦應該選擇哪一種製程製備的疫苗來施打比較好,施景中解釋,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ZJanssen),國外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輝瑞-BNT、莫德納)部分已經累積了超過35000例的個案數和經驗,關於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COVID-19疫苗時,還是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

 

 

滿13週後再施打疫苗 暴露高風險者應先考慮接種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醫師說,懷孕期間任何階段,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媽咪都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不過,大多數的醫師傾向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週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

 

當然,如果婦女在懷孕初期因工作或個人因素有曝露染疫風險時,則應考慮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

 

 

正在發燒、有感冒症狀 等病況穩定後接種

 

除了曾經對疫苗有嚴重的過敏反應病史,或是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必須例行住院的人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外,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陳彥廷醫師建議,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

 

孕婦接種後出現這些狀況 應盡速就醫檢查

 

最後,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醫師特別強調,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該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延伸閱讀:
·孕婦該打新冠肺炎疫苗嗎?什麼廠牌適合? 婦產醫給建議
·賀爾蒙/避孕藥、類固醇...正在吃藥可以打COVID-19疫苗嗎? 專家親解須知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