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善美
喝熱湯、吃太辣、曬太陽,額頭、臉頰馬上變紅,鼻子像草莓一樣紅,就要懷疑是酒糟性皮膚炎作怪。酒糟病人除了接受正確診治之外,更要遠離飲食及生活中的危險因子,雖然無法根治,但是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可以讓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酒糟性皮膚炎也稱酒渣性皮膚炎,若影響到鼻部,才叫做酒糟鼻,主要因為發病時,病人臉部會泛紅,看起來像喝了酒,所以才被稱為酒糟。不過照英譯,應該稱為「玫瑰斑」,主要因為臉上有玫瑰色澤的血管擴張造成紅脹症狀,有些人認為酒糟性皮膚炎有污名化之虞,所以,應改名為「玫瑰斑」。
奇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酒糟性皮膚炎不會遺傳,臨床表現多以臉部突出處為主,包括鼻子、雙頰、額頭、下巴等。酒糟性皮膚炎發生原因並不是很明確,有人認為和體質有關,或因臉部循環不穩定導致血管擴張所致;另外,也有說法是與荷爾蒙相關,或因長期日曬而加重症狀。酒糟性皮膚炎好發於青中年的女性,以20~50歲最多,大部分在30歲後發病。
依症狀分4大類型
臨床上將酒糟性皮膚炎分為4種類型:
第一型:紅斑血管擴張型。
第二型:丘疹膿皰型。
第三型:鼻瘤型,出現在鼻子,像長出瘤一樣,是最讓病人感到困擾的。
第四型:眼睛型,影響到眼睛。
如果是年輕女性病人,以第一型、第二型居多,男女比為1:3,可能和荷爾蒙有關,鼻瘤型則以男性為主;每一型的酒糟會獨立或同時存在,所以,病人可能同時出現幾種類型,並不是從第一型進展到第四型。
怕太陽、外觀受影響,病人最感困擾
生活上最主要就是影響外觀,病人多會抱怨只要一喝酒或吃到熱的食物,患處就會紅、脹,常被誤以為喝醉酒;比較敏感的病人多主訴發病時,皮膚會有燒燙感、燒灼感而覺得不舒服。這些病人常因怕外出曬到太陽(會使症狀加重)而影響到社交。若是酒糟鼻(鼻瘤型)病人,更會因為外觀引起他人異樣眼光而感到困擾。
鄭百珊表示,病人就診後首先要做基本的確診,有些病人會到美容院接受美容師諮詢,容易被誤診為脂漏性皮膚炎、紅斑性狼瘡等接觸性皮膚炎,進而不當使用外用藥,反而使病情加重,所以,第一步要確診,並排除會影響病情的因子。
酒糟性皮膚炎有些症狀可做自我初步警覺,包括臉部容易潮紅(尤其在突出的部位);食用過熱、過辣飲食,或飲用酒精類飲料,以及日曬、處於高溫環境中,症狀會加重。有以上狀況,應懷疑是酒糟性皮膚炎引起,不過要真正確診,還是需由皮膚專科醫師協助。
外用、口服藥、手術,都可以治療
◆輕微可用外用藥:先使用治療酒糟性皮膚炎的外用藥,例如抗生素類凝膠對第一型紅斑型、第二型膿?型病人有很好療效,另外,也會使用杜鵑花酸(塗抹後可能會有刺痛感,需依照皮膚科醫師醫囑使用)。
◆狀況嚴重,外用加口服藥:若狀況嚴重,外用藥控制不佳,會再加上口服藥物,比較有效就是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這類抗生素主要具抗發炎效果,因酒糟病人主要是皮膚下出現發炎反應。此外,低劑量口服A酸也常被用在酒糟治療。如果治療反應不好,目前有種輕微降血壓藥,能使臉部血管擴張不明顯,對病情控制有幫助,不過需要用到這類藥物的病人不多。
◆透過醫美解決問題:病人如果經濟上允許,也可選擇脈衝光或染料雷射(可收縮血管)來減輕症狀。
◆嚴重酒糟鼻須進行重建手術:如果是鼻瘤型會比較麻煩,症狀輕微的病人可用口服A酸治療,或利用二氧化碳磨皮雷射加以磨平;更嚴重的病人,就得考慮進行鼻子重建手術,因酒糟鼻病人的鼻子會有一顆顆突起物,就像釋迦一樣。
除了雷射、口服A酸、降血壓藥之外,其餘藥物都有健保給付,雷射價位有些以全臉計算,有些則以局部面積來算,依不同機型有不同價位。至於每個療程需要多久時間,因病人個別狀況而異,通常健保給付口服、外用藥,多以3~6個月為一個療程,效果好的時候可能用兩星期就見效,而有一半病人停藥後一段時間,會稍為有復發情形。
未積極正確治療,症狀會加重
沒有得到正確資訊,延誤治療,會使酒糟性皮膚炎病情變得更嚴重,尤其用錯藥膏,例如類固醇藥膏會越擦越糟。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很多民眾覺得皮膚疾病只要擦擦藥膏就好,且誤以為擦藥沒什麼副作用,於是自行買藥塗抹,常見被誤判為濕疹,以致擦了含類固醇的藥膏,使症狀越來越嚴重。
未正確診斷,不知道要避免危險因子,都會讓病情加重,後續治療會更棘手,藥物反應比較差,用藥時間也必須延長。
隨著年紀越大,50歲以後,酒糟性皮膚炎症狀會有些改善,有些人認為是因為荷爾蒙改變的關係,不過酒糟性皮膚炎是沒辦法根治的,但是可以有效控制,而除了接受治療之外,最重要應該是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整。
調整生活、飲食,控制病情的關鍵
鄭百珊強調,避免會讓症狀惡化的危險因子,是控制病情很重要的關鍵,例如曬太陽,吃太熱、太辣的食物或酒精類飲料,處於太悶熱的室內等,而常吃動物內臟也可能會加重病情。在藥物部分,若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口服血管擴張劑,也容易使酒糟性皮膚炎更惡化。酒糟病人皮膚比較敏感,夏天天氣熱特別容易發作,但是冬天太冷的時候也會。
此外,酒糟性皮膚炎病人使用保養品必須特別小心,如果用太多種類保養品,容易引發皮膚過敏,有些門診病人保養品多達數十瓶,這麼多保養品會加重病情。也有病人抱怨很難找到不會引起過敏的防曬產品,由於病人肌膚比一般人敏感,如果無法接受一些化學性防曬成分,建議採物理性防曬比較保險。
酒糟族,如何挑選保養品?
*保養盡量以簡單為原則,例如一瓶基本保濕就可以了。
*成分越單純越好。
*買了新的保養品,建議先擦在耳後皮膚1~2週,如果沒有過敏症狀,再用於臉部。
*市面上有低致敏性產品,可多去嘗試。
*市面上有偏淡綠色的化妝品,可幫助患處紅色皮膚做一些掩蓋,也可試試看。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