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異位性皮膚炎癢抓狂! 2020最新治療共識出爐
字體
瀏覽人次:26769 返回列表

 

過去幾十年間,灣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逐漸上升。尤其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成天飽受發癢、脫屑、流組織液、皮膚角質化之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且終其一生都需要與疾病對抗,有些病人甚至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病灶卻不見緩減還反覆發作。

 

為了幫助病人有效控制疾病,灣皮膚科醫學會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及治療,發表最新版「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藉由參考歐美國家醫學會相關治療指引,提供科學化系統性的統整,訂定符合臺灣的治療建議。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可分為輕、中、重度,由醫師以「病灶佔體表面積(BSA)」及「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區分嚴重等級,對病人進行專業評估,病人無法衡量自身嚴重程度。

 

根據「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依嚴重程度分別施以不同的治療方針;初期病人建議以保濕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針對局部病灶可塗抹類固醇藥膏,如還有癢感則會加上口服抗組織胺來改善;治療中期針對中度至重度病人則會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療法、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也會視病人嚴重程度,處方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可能會對肝腎造成較大負擔,病人需定期追蹤肝腎功能和血球數量。

 

隨著針對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的新型生物製劑療法問世,終於打破治療僵局,幫助病人對抗異膚,透過精準鎖定異常的發炎重要因子進行阻斷,從根源改善病灶,同時降低副作用產生。

朱家瑜說明,根據研究顯示,有近半數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後,紅腫面積跟嚴重程度可改善75%以上;合併生物製劑與類固醇藥膏治療後,病人的搔癢問題最快能於2週時獲得明顯改善,8成病人生活品質也有顯著提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醫師補充,新型生物製劑療法於去年12月通過健保給付,嘉惠更多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病人;今年5月更拓寬適應症至12歲至17歲且體重60公斤以上的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可為更多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的一種,現今醫藥科技發達,治療版圖日趨成熟,新型生物製劑療法已通過健保給付,且適應症也正在拓寬範圍,不過,病人應與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選用合適的治療方式,並與醫師積極配合,就像接力賽跑者一般,保持衝力突破困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咖啡渣別急著丟! 簡單加工還有這5個隱藏版用途
咖啡不僅能提神醒腦! 喝對杯數還能防6種癌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