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胰臟癌初診即晚期,還有救嗎? 醫揭「致命條件」...高風險群平時要注意
字體
瀏覽人次:99159 返回列表

 

胰臟癌發生率並非最高,但初診即晚期的現況,加上易轉移特性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現年58歲的李先生,於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四期,且轉移至腹腔與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的存活期,沒想到在持續地接受化學治療後,時間一轉眼過了7年。

 

胰臟癌50-60歲中年族群易好發  早期症狀不明顯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除非癌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直至晚期有背痛、上腹痛等症狀,患者也可能會至其他科別求診,最後因體重減輕、症狀浮現才就醫,種種情況都導致診斷時間較晚。

 

 

胰臟癌是「癌王」 診斷死亡率是95%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比喻,胰臟癌就跟《冰與火之歌》夜王一樣,除了反應過往胰臟癌的診斷死亡率是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之外,也顯示近年來化學治療有所進展及多科團隊治療之引入,即使是「癌王」也像「夜王」一樣有被消滅的機會,目前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皆獲得健保給付,讓患者面臨治療抉擇時,不需過度憂慮經濟問題。

 

 

治療胰臟癌 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

 

胰臟癌因惡化程度高加上高度轉移的特性,多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耳熟能詳的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陳立宗提到,雖然聽起來選擇多元,但在胰臟癌治療上,化學治療目前是唯一有效的。

 

葉大森表示,化學治療跟開刀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八成五晚期都以化學治療為主,而一成五能開刀的病人,開完刀也都得輔助性治療。現在與國際指引同步的最新治療趨勢是「三明治療法」,意指晚期胰臟癌手術前後都做輔助性化療:先做化療縮小腫瘤再去開刀,再接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的存活率會比純粹做化學治療,或是一開始就開刀來得好。

 

中位存活期約1012個月 局部晚期可透過治療延緩復發

 

陳立宗說明,在台灣轉移性胰臟癌的病人的中位存活期大約1012個月,局部晚期的患者則有可能透過治療延緩復發,將生命延長至一年半甚至兩年,雖然早期診斷的機會不高,但化療能夠明顯改善癌症症狀、近年藥物副作用的狀況也減少許多,病患的生活品質能夠有相對應的提升,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延伸閱讀:
「癌王」胰臟癌有前兆? 便便浮油、皮膚變黃、腹痛不可大意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