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進階版影像檢查病變無所遁形
字體
瀏覽人次:31141 返回列表

拜科技之賜,現在有許多高階影像檢查可以選擇,透過高科技,讓身體內的病灶無所遁形。
文/王淺淺
 
如果預算比較多,想要更精確的掌握健康的狀況,目前也有許多高階的影像檢查可以選擇,包括「PET電腦正子斷層掃描」,可篩檢出早期的癌細胞;「CT電腦斷層檢查」,則可拍到各種角度下的心血管;至於「磁振造影MRI檢查」,則是能讓精細的腦部血管病變無所遁形,以下將分別詳述三種影像檢查的特性。

 CT電腦斷層檢查,看清心血管
電腦斷層攝影是一種結合X光與電腦影像科技的診斷工具,利用轉動的X光,穿透人體後取得的參數資料,使體內某一層面或切面的構造資料顯影在底片上。最早的電腦斷層是使用是在神經內外科,當時的解析度低,擷取影像資料的速度也慢,很容易就受到受檢者呼吸影響。後來技術進步,影像也愈來愈清楚,速度也愈來愈快,現在這些橫切面的影像,已經進展到可以再進一步重組成精細的3D立體影像。
電腦斷層攝影主要可以診斷病變的部位,病灶的形狀、大小及其形狀,對週圍組織的侵犯程度,亦能提供重要的訊息,大幅提高疾病的診斷準確性。檢查的時間大約是半個小時左右,如果需要看內臟的血流、血管,就要靜脈注射顯影劑,做進一步血管成像。在注射顯影劑前,醫護人員通常會詢問有無藥物過敏的病史,或者有無氣喘、心臟病、腎臟病或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因為這些狀況都有可能引起民眾注射顯影劑後的不適症狀產生,假若有上述情況病史,民眾也應該自行告知。


◎檢查前的準備
檢查時要穿沒有金屬及拉鍊的輕便衣褲,假若接受頭部檢查的話,必須取下髮夾、耳環、眼鏡及活動假牙等金屬製品,女士請先將內衣換下。如果是懷孕期間的婦女,也必須事先告知,不注射顯影劑就不必禁食,假若必須注射顯影劑,則要禁食6小時。

◎檢查的過程
做電腦斷層檢查時,受檢查者會躺在一張可前後移動的檢查平台,然後被送入一台巨大方形的機器的圓洞中,圓洞的四週是轉動的X光機,躺在機器中除了機器的噪音外,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在調整好適當的位置後,技術師將離開檢查台到隔壁的控制室,受檢者可經由通話器與技術師連絡。在檢查的過程中,檢查台會慢慢的移動到電腦斷層機器中,並藉由X光照射以取得影像,整個過程約需數10分鐘到1小時不等(視檢查部位及複雜程度而定)。
若必須注射顯影劑,檢查時間就必須要加倍了,因為將會在注射前先掃描一次,注射顯影劑後再掃一次。電腦斷層攝影是無痛且快速的檢查,檢查過後顯影劑會從腎臟代謝隨著尿液排出,所以多補充水分、多解尿,可以幫助加速藥物排出,檢查完成後即可離開,並正常的進食。

◎注意事項
檢查時請穿著舒服輕便的服裝,或者依醫護人員指示換上檢查衣,衣服上不要有金屬的飾物,因為金屬物質會干擾到電腦斷層的影像。視照射部位的不同,可能會被要求取下髮飾、首飾、眼鏡、助聽器或者是活動式的假牙,若有可能已經懷孕,請在照射前告知放射技術師。

另外,電腦斷層檢查是X光檢查的一種,所以也有輻射產生,以頭部電腦斷層為例,一次檢查相當於15次胸部X光檢查,一次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相當於50次胸部X光檢查。現在高速的機器檢查時間短,理論上輻射量較低,因此,若並非有家族病史或高危險群,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做這些檢查,就有待民眾自行評估。

PET電腦正子斷層掃描,揪出早期癌細胞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結合了正子掃描科技PET與電腦斷層掃描CT兩種影像檢查,兼具分子生物及解剖雙重影像資料,是一種非侵犯性與功能性的核子醫學影像檢查。利用帶正電子的物質(如氟化去氧葡萄糖,FDG),偵測人體內細胞代謝葡萄糖的情形。所謂的正子是一種帶正電荷的電子,必須由一種可以放射出正子的同位素藥物(正子藥劑)經衰變的過程而產生。進行這項檢查前,醫師會先為病患注射檢查用的試劑,待一小時後,病患再像接受MRI或CT檢查時一樣,到檢查台上即可。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主要是針對已經有癌症的受檢者,進行腫瘤位置、大小、期別之評估,轉移病灶的偵測,以協助決定治療計畫,追蹤腫瘤對治療的效果。一次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就能整體評估腫瘤對週圍淋巴結及全身器官有無擴散情形,現在從診療檢查層級提前到預防檢查的階段應用,強調可幫助癌細胞的早期發現、心肌缺血的診斷,以及退化性失智症或腦血管障礙之早期診斷。

◎檢查前準備
檢查前須禁食4到6個小時,不過可以少量喝水,長期慢性藥物可服用,糖尿病藥物除外,糖尿病病人會依照血糖值給予醫療處置,檢查前一天與檢查當日,勿做劇烈活動。女性受檢者,盡量避開生理期間,檢查當天建議穿著輕便服裝,勿配戴金飾手鐲與攜帶貴重物品,有金屬置入物請告知,活動假牙與使用尿布者,檢查當日需除去與更換。

◎檢查過程
要接受電腦正子斷層掃描前,在報到時就要測量身高、體重及血糖值並進行記錄,同時由護理或是檢驗人員說明檢查流程。檢查前必須先更換檢查衣物並排空膀胱,之後施行靜脈注射,由放射師注射正子藥劑至受檢測人的體內,之後就在休息室暗燈靜養40~60分鐘,休息1小時後通常會請受檢者喝一杯水,並在造影前上廁所排空膀胱,隨即開始檢查。在檢查室內接受掃描時間約30分鐘,休息的1.5小時期間可自由活動、可恢復飲食,只不過在檢查結束後,受檢者身上會暫時存有微量的放射活性,因此,若沒有特殊限水條件的人,建議多喝水以利放射物質由尿液排出,同時建議在10個小時之內,還是與小孩及孕婦保持適當距離為佳。

磁振造影MRI檢查,腦部血管病變無所遁形
磁振造影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醫學影像檢查,利用人體當中存在的大量水分,經過無線電波脈衝,激發人體內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會產生共振而發生磁場訊號,進而產生不同強度的信號,製造出的人體器官影像、組織成分性質不同,產生的訊號互異,經由電腦做訊號影像處理重組後,即可呈現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結構及病灶的立體斷層切片影像,對疾病檢查及醫療判斷,具有極大的依據價值。一次磁振造影檢查所需時間,依部位不同由15分鐘至1、2個小時不等,能在短時間內將全身從頭到腳一次「看透透」,非侵入性也無輻射傷害的顧慮,同時不會造成受檢者的不適。

早期,7至8成 MRI 檢查都是用在中樞神經系統,例如大腦、脊椎等,隨著醫療檢查儀器愈來愈升級進步,MRI已可以用在大多數的人體器官檢查,對實質器官如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生殖器官(膀胱、子宮、卵巢、輸精囊、攝護腺)有絕佳的診斷功能,因為能夠多角度掃描,磁振造影對軟組織的顯影影像,比電腦斷層檢查更加清晰細膩,最大優點就是利用磁場及無線電波,能夠在對身體沒有損害的前提下,快速地獲得患者身體內部結構的高精確度立體圖像。近年來,在預防重於治療的健檢觀念逐漸提升,各醫療院所及健檢中心,也相繼將磁振造影加入健檢項目,磁振造影的應用也更為廣泛。

◎檢查過程
受檢者報到之後會先確認基本資料,了解家族及個人病史紀錄,在接受檢查流程說明後,及接受從頭部至骨盆腔,全身擷取數千張高解析度醫學影像,受檢者只需要平躺並配合呼吸,通常1到2個小時內就可完成,回復正常生活作息。
執行影像掃描,因應檢查之需求,可分為「不需施打對比劑」及「需施打對比劑」之檢查。若為不需施打對比劑之檢查則至此結束,若需施打對比劑則於第一次掃描結束後,醫護人員替受檢者經由靜脈施打對比劑後,再進行第二次掃描。

◎注意事項
腦部曾因血管瘤開過刀、目前使用心律調節器、金屬人工心臟瓣膜,或是懷孕前三個月內的女性,都必須事先告知醫護人員,以免檢查的過程中發生危險。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3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