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風寒濕熱入侵,引發關節疼痛
字體
瀏覽人次:34029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7期】
 

痺症是因為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像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神經炎及一般關節痛等即是。

 

痺症有兩大類,第一類是風寒濕痺:關節酸痛或局部肌肉酸重麻木,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甚則關節腫大,又可分為痛痺(因寒而起)、行痺(因風而起)、著痺(因濕而起)等三個亞型;第二類是熱痺:關節酸痛、局部熱腫、痛不可近、關節活動障礙,可涉及單或多個關節,兼有發熱、口渴等症狀。

 

傳統醫學以人受到病邪侵害後出現的症候,及人與自然環境變化來判斷疾病。孫茂峰說,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於望診中,從其人之樣貌、氣色、體型、姿態、舉止、精神、舌象、尺膚、眼診來判別,亦可從髮、膚、爪、掌、額、身、手、足等色澤、外觀及溫熱寒涼之常態或變化來助其診斷;於聞、問診中,從其人體味、口味、言談時之氣力、音調、條理及症狀等陳述來解讀症狀;於切診中,透過把脈脈象之脈型、脈力、脈位、頻率、速度等、穴道按壓、腹診、耳診、觸摸寒熱厥逆等綜合歸納,來與望聞問診合參。

 

依生克概念對症治療

自然界的風、寒、濕、熱等外在因子,就是造成痺症的原因之一。治療上,從祛風、逐寒、利濕與清熱著手,依生克概念對症治療,另外,「痺」症外因還有勞損、外傷,如重度勞力工作造成損傷,或是發生車禍撞擊等。

 

從現代醫學來看關節痛的病因分類,具有中西醫雙執照的孫茂峰分析,可分為退化性關節炎,和免疫系統相關的風濕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退化性關節炎因年紀大、關節軟骨磨損而致結構上出現變化,骨質異常增生產生骨刺,造成疼痛,使關節活動角度受到限制;而與免疫系統相關的風濕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在血液檢測中會發現免疫因子異常,且經常會出現小關節的變形。

 

關節疼痛疾病本身雖較難痊癒,但透過治療可控制避免發病,或是使患部疼痛症狀獲得緩解,讓關節活動角度較為靈活,能使患者與疼痛和平共存,維持較好的日常生活品質。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膝蓋痛,不一定是關節炎
惱人膝蓋病出列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