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疫,配合政策民眾外出時會配戴口罩,而有人會隨身攜帶酒精,搭配著護目鏡、雨衣、手套等防疫裝備,來降低病毒沾染的機會。但近期陸續有人反應在戴上護目鏡、護面罩之後,出現頭痛的症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游泳後頭痛症候群 壓迫到框上神經所致
部立南投醫院疼痛科隋善中醫師指出,在戴帽子、安全帽,甚至現在防疫戴護目鏡、護面罩,因為持續施於顱周軟組織的壓迫或牽引所導致的頭痛,為眶上神經痛,又稱為游泳後頭痛症候群。這種頭痛就跟夏天游泳時戴蛙鏡後頭痛的狀況類似,由於夏天是游泳的季節,不少人在游泳時戴了不適合臉型的泳鏡,也經常造成了游泳後的頭痛症狀,而現在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也反應在配戴護目鏡及護面罩後出現頭痛的狀況。
(推薦閱讀:口罩戴整天痘痘狂長! 醫曝「8大引痘行為」:戴太多層也有影響)
隋善中表示,眼眶神經在眼眶上緣,不論是泳鏡、安全帽、頭套、護目鏡等,當其壓迫到框上神經,擠壓到頭部的周邊神經,就會造成頭痛的問題,不過,在脫掉之後,疼痛便會漸漸緩解。
止痛藥物助舒緩 無效可考慮神經解套注射
隋善中提醒,在選擇泳鏡、護目鏡時,要特別注意與頭部接觸點是否過緊,另外購買時應盡量選擇適合臉型的配件,以避免擠壓到神經,若頭痛持續,可能需要就醫由醫師診療開立止痛藥物。
(推薦閱讀:服用普拿疼小心肝毒性! 藥師揭「 止痛藥劑量上限」:別拿生命開玩笑)
若是止痛劑都無法消除疼痛,可選擇神經解套注射。隋善中說明,在超音的導引之下,找出擠壓神經筋膜或是組織,將增生藥物注射到擠壓的部位,一則解套擠壓,另一則修復擠壓的神經。
外出防疫裝備齊全 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疫情期間為了杜絕病毒的傳播,外出時防疫裝備齊全,不過再嚴密的防護措施仍都有染疫的風險,在全國疫情風險維持三級警戒的情況下,隋善中提醒,應減少出門的次數,不群聚,若無法避免外出時,應戴好口罩、保持人與人的安全距離,確實做好手部清潔,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延伸閱讀:
·待在家反而更容易餓? 營養師點名「居家防疫神級吃法」:不會變胖
·食品、包裝會附著新冠病毒嗎? 美國CDC揭「COVID-19感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