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衛生福利部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而大腸癌就佔了新發生癌症約有1萬7千人,依然是第一名的癌症。統計發現,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男性的大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是女性1.5倍。
確實,大腸癌好幾年來一直都是國人最常見的癌症,許多名人如好萊塢電影「黑豹」43歲男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戲劇大師李國修等,都因大腸癌而辭世。
大腸癌常見症狀
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包括大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然而可怕的是,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文斌說,臨床遇到有明顯症狀的病人,大都是中晚期大腸癌,治療起來複雜且困難,而且治療過程與結果對病人與家屬都是一個沉重負荷。
定期篩檢,早期發現
事實上,大腸癌是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並治療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根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至於什麼是糞便潛血檢查(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簡稱為i-FOBT)呢?謝文斌解釋,意思就是民眾在家採集糞便,然後送醫院檢驗是否糞便中有血的反應。目前主流糞便潛血檢查是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將它切除。由於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如何預防大腸癌?
為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74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到40歲。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早期診治。一旦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就會建議依據不同情況接受追蹤性大腸鏡檢查。
至於追蹤性大腸鏡檢查的間隔由幾項因素決定,如初始大腸鏡是否為高品質、是否為高風險族群等。高風險檢查結果定義為:
1.三顆以上的大腸腺瘤。
2.腺瘤大小大於1公分。
3.腺瘤在病理診斷有絨毛狀成分(adenoma with tubulovillous / villous histology)腺瘤有高度異生變化(high grade dysplasia)。
而高風險族群建議接受追蹤性大腸鏡檢查的間隔時間為三年。低風險族群建議接受追蹤性大腸鏡檢查間隔時間為三至五年。若糞便免疫法陽性但初始大腸鏡檢查為陰性,建議回歸每兩年接受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延伸閱讀:
。大便有血、整個馬桶都是血,是大腸癌還是痔瘡?做1件事才能確認
。金馬得主大腸癌病逝!醫示警「6排便狀況」完了 愛吃牛、豬、羊肉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