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新冠疫情之後,1癌症確診人數恐爆增,有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等8大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字體
瀏覽人次:11280 返回列表

新冠疫情席捲全世界,政府也宣導民眾沒事不要去公共場所,沒病也不要上醫院,於是許多人因為怕感染,連每年應該做的檢查也忽略了;有些人更極端,就連身體發生異常的不適,也不願意去醫院檢查,而是放任疾病逐漸惡化。

 

依據剛公布109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除了胃癌與皮膚癌、子宮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序位互換之外,其餘癌症的排序與

108年一樣。

 

2023年大腸癌確診人數恐大幅成長

其中的大腸癌確診人數都呈現上升趨勢,但由20162020年健保署門診資料、住院資料結合重大傷病檔分析 ,疫情肆虐的2020年數字卻呈現下滑,推斷與篩檢人數減少有關,預計疫情趨緩與政策放寬後,大腸直腸癌新確診人數可能在2023年出現彈跳式大幅度成長。

 

對此,除了呼籲5074歲民眾,每2年作1次糞便潛血檢查,也強調現在治療大腸癌的方式非常進步,不論是治癒率與存活期都持續提升,因此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前三期治癒率平均有7成左右,即便是第四期腫瘤轉移,仍有機會藉著化療配合標靶藥物,在跨專科合作下切除腫瘤。

 

8大症狀是警訊,盡速就醫

由於新冠疫情雖然持續著,但民種多半已經打了三劑疫苗,前往醫院的恐懼也隨之褪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提醒,疫情期間如果曾經有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明顯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便秘、大便變細小、重量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八大症狀,千萬不要猶豫立刻前往醫院檢查。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報告顯示,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約17%;而每天食用50公克加工肉類,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更增加18%。所謂的紅肉是指豬、羊、牛等4隻腳的家畜類動物,加工肉類則包括香腸、培根、火腿、牛肉乾,以及其他燻製、醃製、發酵或醃製的罐頭肉品,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化學物質、防腐劑或為肉品添色的成分,如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恐導致產生致癌物質。

 

避免大腸癌上身,飲食不可不慎

除了避免食用加工肉品之外,也最好避免油煎、油炸及燒烤的高溫烹調肉類,由於在炭化過程中產生的多環芳香烴及其他蛋白質產生的致癌物質,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酒精是另一種造成大腸癌的危險食物,研究顯示,每天喝酒4杯以上的重度飲酒者,與大腸癌的發生率高度相關。經由酒精代謝所產生的乙醛,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即使在少量飲酒者中,每天僅10公克的酒精,相當於5%啤酒250毫升,或12%葡萄酒100毫升,或是40%的烈酒30毫升,大腸癌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7%,風險升高可能與酒精干擾葉酸吸收及減少葉酸攝取量有關,建議偶爾才飲酒或避免喝酒。

 

延伸閱讀:
不吃醃肉紅肉不吸菸,癌症還是找上門,恐因1飲料增風險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養成3習慣最要緊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