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腸病毒升溫6月恐爆發大流行!
字體
瀏覽人次:27752 返回列表

1988年台灣曾爆發腸病毒大流行,造成數百名重症個案,根據疫情的發展,

每年34月腸病毒的疫情會逐漸升溫,6月達到最高峰。

文/洪文嵐

 

隨著氣溫上升,腸病毒重症個案的累積數,也持續向上攀升!依疫情分析,6月將會達到腸病毒疫情的高峰,托育機構及嬰幼兒的家長應嚴加防範,一旦幼童感染腸病毒,務必適當地將病童與其他孩童隔離,以降低傳染的機會。

 

3歲的雯雯原本還活蹦亂跳,下午卻開始發燒,媽媽還發現雯雯的腳上有小紅疹,緊張的趕緊帶她就醫。根據統計,今年直至57日為止,已累積3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與去年同期完全沒有重症個案相比,今年的腸病毒疫情顯得格外緊張。腸病毒重症個案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孩童,但今年卻接獲112

歲國小6年級的女學童出現重症的表現,是今年年紀最大的腸病毒感染重症案例。

 

大孩子也會被感染

腸病毒重症個案以5歲以下的幼童為主,但臨床上發現,今年較大學童,甚至國、高中感染的案例也不少。其實,腸病毒不只會感染小朋友,連大人也可能遭到感染,只是症狀較不明顯,但即使未出現症狀,仍具有傳染力,可能在返家後,傳染給家中的幼童,導致感染後出現重症。

分析國內腸病毒案例發現,5成患者自述曾有腸病毒的接觸史,但卻有另外一半回答沒有腸病毒接觸史,研判患者可能是被沒有症狀的大人或孩童所傳染。

年齡愈小,感染腸病毒而導致重症的機率愈高,因為幼童的細胞免疫發育不完全,免疫力差、抗體保護力低,較不容易殺死病毒,使得病毒得以不斷複製與繁殖,一旦體內的病毒量過高,病毒可能隨著血液,跑到腦幹而引起重症。通常1歲以下幼童出現重症的機率較高,6歲以上則較少發生重症。

 

6月達到最高峰

1988年台灣曾爆發腸病毒大流行,造成數百名重症個案,根據疫情的發展,每年34月腸病毒的疫情會逐漸升溫,6月達到最高峰。

由於近3年未出現腸病毒大流行,3歲以下幼童大多未具抗體,再加上近月陸續傳出腸病毒重症個案,且多是感染腸病毒71型,醫界擔心,2012年有可能出現腸病毒大流行。腸病毒疫情來勢洶洶,除了台灣外,今年國際上的腸病毒疫情也不容小覷,尤其國人喜歡前往渡假的東南亞地區,腸病毒的疫情持續升高。

輕則感冒,重則死亡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大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出現紅疹或是水泡等表現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有時則會出現較特殊的臨床表現,例如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雖然腸病毒是在腸道繁殖、複製,但在腸病毒71型的表現症狀中,腹瀉卻只占1成左右,且不太會出現狂瀉不止的情形,大多數病患的症狀是喉嚨發炎、皮膚紅疹或是出現小水泡、口腔潰瘍等,嚴重者則可能侵犯大腦及心臟。若是引發腦幹炎,容易侵犯生命中樞,造成心肺衰竭、休克。有些幼童即使經過搶救,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例如呼吸較淺或是呼吸突然暫停,甚至出現單側肢體無力、吞嚥困難等,有些甚至需要使用呼吸器和靠鼻胃管進食。

傳染力非常強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或是呼吸道傳染,也會經由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遭感染。病毒可能附著在玩具或是任何器物上,孩童使用玩具,或是互相擁抱後,沒有洗手就吃東西,即可能感染病毒。另外,接觸患者的皮膚水泡液體,或是病患咳嗽、打噴嚏、講話飛沫等,也可能傳染病毒。

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10天,平均約為35天。在發病前幾天,患者的喉嚨和糞便都會有病毒存在,開始具有傳染力,傳染力以發病後1週內最強,且病毒還會經由腸道持續釋出,時間可達812週之久。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目前還未有疫苗或特效藥可以使用。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的腸病毒疫苗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在疫苗未上市之前,醫師只能採取症狀治療,所以,預防腸病毒的感染,才是面對腸病毒疫情來勢洶洶的自保守則。

勤洗手是不二法門

 

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方式,孩童碰觸的玩具等物品也要加強清洗與消毒。建議可以將器物、玩偶及玩具,以56℃的水溫持續煮30分鐘消毒,或是以一瓶蓋市售濃度約4%的漂白水,倒入一臉盆的水中,均勻混合後擦拭物件。

此外,要有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以提升免疫力。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和通風。另外,可多飲用優酪乳,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很強,疾病管制局呼籲,在腸病毒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的幼童到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若小朋友生病,也不要到幼稚園或托育機構,且讓病童與家中其他小朋友有適當的隔離,以降低傳染的機率。計畫前往流行地區旅行的民眾務必注意隨行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以避免感染。

 

有重症前兆,務必就醫

若家中有多名小朋友,尤其要格外小心。小朋友經常玩在一起,有親密接觸,接受的病毒量較高,當病毒持續在體內複製繁殖,較容易侵犯腦幹。

雖然今年接獲國小6年級女生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的案例,但學齡前的幼童還是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局提醒,學齡前嬰幼兒感染後導致重症的病程發展快速,家長務必提高警覺,留意小朋友是否有可疑的症狀。

一旦家中幼童出現手足口症,需密切觀察是否出現重症的前兆。幼童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或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重症病兆,務必立刻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面對來勢洶洶的腸病毒疫情,政府啟動跨部會小組應變,而民眾也務必加強清潔等預防措施,尤其務必遵守生病不上課的原則,以降低腸病毒傳染的危機。

 

71型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目前已知的病毒類型達67種,不同型別引起的症狀與嚴重度各不相同,而國內造成腸病毒重症,甚至死亡的個案多是71型所致。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1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