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 治嗽要找對病因
瀏覽人次:30193 返回列表

不分男女老幼,「酷酷嗽」都是常見的症狀,雖說是「症狀」,卻又是呼吸道排除異物的保護機制,像是喝水嗆到、食物噎到等,都會以咳嗽表現,藉由氣管會厭軟骨先關閉、再突然開放,以瞬間噴散氣體的方式,將外來異物排出體外,恢復呼吸道暢通。臨床上若以類型區分,可將之分成「濕咳」跟「乾咳」;若以咳嗽發生時間長短,則可分成「急性咳嗽」跟「慢性咳嗽」:
乾、濕咳
◎乾咳:咳嗽時沒有痰或一點點痰,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竇炎、氣喘發作、肺癌等疾病為主。
◎濕咳:咳嗽時會伴隨大量痰液,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急性肺
急、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超過3週以上的咳嗽,即界定為慢性咳嗽,通常時好時壞,不易察覺病因,主要發生原因包括抽菸、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疾病。
- 急性咳嗽:大多在2週內即會痊癒,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的感冒、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
常見的咳嗽原因
1.氣管
◎慢性支氣管炎:因長期抽菸導致支氣管發炎,症狀嚴重度與患者抽菸量及菸齡有關。除咳嗽症狀之外,也會伴隨白色、黏稠的痰液,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呼吸不順、胸悶、體力下降的狀況。
◎支氣管擴張症:主要是因為肺部或支氣管發炎後,造成氣管組織破壞,不易排除分泌物。患者通常會出現嚴重的咳嗽及大量痰液、發燒、咳血等症狀。
◎氣喘:由體質或環境造成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典型症狀為喘氣、發出咻咻的喘鳴聲、胸部悶痛、咳嗽等,但也有患者單以咳嗽為症狀表現,容易在季節交替、空氣污染,或吸進刺激物如香水時發作。
2.鼻子
◎鼻炎、鼻竇炎:因感染而導致的發炎現象,症狀以咳嗽、發燒、黃鼻涕、濃痰為主。此外,鼻涕倒流的狀況也經常發生,多數患者會有液體從喉嚨後壁流下的感覺,因此,常有清喉嚨的情形出現,希望能將異物清除。
◎鼻涕倒流:一項研究指出,鼻涕倒流是造成慢性咳嗽發生的常見原因。因咽喉等處受到鼻涕刺激,誘發咳嗽的發生。鼻涕倒流的發生,可見於鼻炎、鼻竇炎等患者,當疾病症狀緩解後,就能改善鼻涕倒流引發的慢性咳嗽。
3.肺部
◎肺炎:因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急性肺部發炎,通常好發於免疫力較弱的年長者或嬰幼兒,症狀包括咳嗽、發燒、胸痛、黃痰等。
◎肺結核: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台灣屬於高盛行率地區。症狀以慢性咳嗽、發燒、盜汗、咳血、疲倦、喘氣等為主,具有高度傳染性。
◎肺水腫:平時為維持肺部換氣的功能,肺間質的水分會維持恆定狀態,並保持肺泡濕潤,肺間質的水分過量就是肺水腫,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紫紺、咳出白色或帶有血色的痰液等症狀。
◎肺癌: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許多慢性咳嗽患者最擔心罹患的疾病,雖然肺癌導致的咳嗽僅占慢性咳嗽病因的2%,但仍不可輕忽。
4.咽喉
◎咽喉炎: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起的急性咽喉炎,經常出現乾咳的症狀,其他還會有喉嚨痛、發燒、頭痛等狀況。而長期抽菸或是置身於空氣狀況不佳環境中的人,則常會有慢性咽喉炎。
◎扁桃腺炎:狀況與咽喉炎類似,感染部位為扁桃體。
5.胸腔
◎氣胸:肺泡破裂造成氣體外漏,流入到肋膜腔中而造成肺部塌陷,若由創傷導致稱為「外傷性氣胸」,若無明顯外傷或原因,則為「自發性氣胸」。典型症狀包括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呼吸速度加快等。
6.胃部
◎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至食道、咽喉、氣管,造成刺激而誘發咳嗽,大多還會伴隨著胸口灼熱、嘔酸水、吞嚥困難、胸悶痛等症狀,不過也有單以咳嗽為表現的狀況。
7.藥物副作用
◎高血壓用藥:血管增壓素轉換?抑制劑(ACEI)是引起咳嗽副作用較常見的藥物,多在服用後一週內出現乾咳症狀,停藥即能改善副作用狀況。
咳嗽輕忽不得
基本上,醫師不會單憑咳嗽症狀判斷疾病,仍需憑藉問診、視診、聽診等理學檢查,並適度輔以如胸部X光檢查、口腔鏡、胸腔鏡、胃鏡等影像醫學檢查來鑑別診斷。
何一成指出,咳嗽雖不至於嚴重到會「要人命」,但若出現咳嗽不止的現象,卻可能嚴重干擾患者生活,夜間睡到正熟時因咳嗽而醒來、開會開到一半因咳嗽影響會議進行、念書無法專心等的現象屢見不鮮。除此之外,久咳不癒還會引發併發症,包括氣管痙攣、氣胸、心律不整、血壓上升、頭痛、頭暈、聲音沙啞、尿失禁、噁心、肌肉痠痛等影響全身性的症狀,危害健康甚鉅。
一旦出現咳嗽,千萬不可輕忽漠視,應盡快找出咳嗽原因,對症下藥,以期早日痊癒。何一成表示,咳嗽原因包羅萬象,許多患者面臨不知道該看哪一科門診的困擾,其實家醫科或一般內科都可以。
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目前針對惱人的咳嗽,除了治療咳嗽的病因外,主要是以藥物控制為主,乾咳可考慮使用中樞抑制性鎮咳藥劑,來抑制大腦的咳嗽中樞,減少咳嗽的神經傳導機制,成功抑制咳嗽的發生。藥物成分包括可待因(codeine)、Dextromethorphan、嗎啡類等,但因具有成癮性,所以,要特別注意使用劑量、使用天數。至於有痰的濕咳,則應重袪痰,多醣纖維可分解痰液,使痰液稀薄、降低黏稠度,幫助患者順利咳出,是常見的袪痰劑成分。另外,多補充水分、蒸氣吸入治療等,都能幫助袪痰。
何一成提醒,患者若因咳嗽影響生活品質,而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藥物,雖然暫時緩解了咳嗽症狀,卻可能忽視了造成咳嗽的生理疾病,拖延了治療時機。而且,由於咳嗽原因並沒有徹底根絕,過沒多久咳嗽又會發生,因此,患者還是應該找出病因治療,才不會陷入惡性循環的處境中。
- 過敏、感染造成的鼻炎、鼻竇炎、鼻涕倒流等:除物理性的避免過敏原、配戴口罩等減少異物直接刺激外,抗組織胺是主要治療藥物,必要時還需搭配抗生素使用,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 胃食道逆流: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生活飲食型態,藥物則以胃酸抑制劑如H2阻斷劑、PPI等,阻止胃酸產生,造成逆流現象。
- 氣喘:需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並遠離過敏原及刺激物、搭配運動等生活調整,才能有效降低氣喘發生的機會。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多是因為吸菸所導致,戒菸才能一勞永逸,但急性發作時,需以支氣管擴張劑、抗膽鹼藥物、吸入型類固醇等治療。
◎肺結核:以抗生素為主要治療藥物。
◎肺癌:需視患者狀況,選擇手術切除、放射線或化學治療,甚至是最新的標靶治療。
治療咳嗽最忌諱的就是治標不治本,提醒患者當出現陣發性咳嗽或超過3週以上的咳嗽時,千萬不要只想到藥房或跟藥劑師購買止咳化痰的藥方,應該盡快到醫院做個詳細檢查,找出咳嗽的病因,才是正本清源之法。
診斷咳嗽4問題
發生咳嗽症狀時,患者不妨注意自己咳嗽的狀況,以便醫師問診時提供詳細資訊,幫助診斷。
1.咳多久?→1週、3週、1個月以上?,明確說出時間長短,讓醫師評估可能的原因。
2.乾濕咳?→有沒有痰?白色的痰?黃綠色的痰?還是帶有血絲的痰?
3.怎麼咳?→像喉嚨有異物的清喉嚨咳法?像嗆到的急促咳嗽?
4.什麼時候咳?→清晨咳?夜間咳?還是常半夜咳醒?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