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零食包裝寫「反式脂肪0」真的沒有嗎? 醫揭「背後陷阱」:天天吃還是會累積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9/23
瀏覽人次:3564 返回列表

 

反式脂肪會讓壞膽固醇(LDL)升高、好膽固醇(HDL)降低,也會促進慢性發炎,使糖尿病與心臟病的風險提高。然而,大家認為反式脂肪的常見來源是「氫化油、奶精、加工餅乾、派皮、速食炸物」,但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這個資訊並非完全正確。

 

人工反式脂肪哪裡來?

 

蔡明劼表示,人工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不完全氫化油」,比如早期的人造奶油、植物酥油,真的可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但是自201871日起,台灣已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氫化油」,並不含反式脂肪。

至於炸物和奶精的部分,目前通常是採用棕櫚油、大豆油為原料,本質上都不是「不完全氫化油」,所以也不太會有反式脂肪的疑慮。

除非你真的是大量食用。根據台灣法規,每100克食物中含有<0.3克的反式脂肪,可標示為0。所以假如你天天吃、大量吃,確實有可能累積一定含量的反式脂肪,造成危害。

 

 

什麼是天然的反式脂肪?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某些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裡面,還是會看到少量的反式脂肪,這是為什麼呢?蔡明劼說明,因為食物中並非只有「人工反式脂肪」,也有「天然的反式脂肪」,比如牛、羊等反芻動物,在胃中會透過微生物將食物中的油脂部分氫化,產生反式結構的脂肪酸。

這些脂肪酸會進入動物的乳汁、肉中,進而出現在牛奶、羊奶、及其製品中。這些天然反式脂肪的含量微小,而且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天然反式脂肪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維持健康體態 均衡飲食是不二法門

 

蔡明劼強調,人工反式脂肪並沒有那麼常見,大家不用自己嚇自己。奉行均衡飲食、偶爾吃些零食,保持靈活有彈性的飲食,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長久之道。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不飽和脂肪」差在哪?一文搞懂 小心你吃的油正默默傷身
·營養師點名「這些健康零食」恐害血糖失控! 燕麥棒、無糖餅乾都中鏢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