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疼痛別亂吃止痛藥!這9種情況請立即就醫,醫提醒:找出病因比止痛更重要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8/02
瀏覽人次:3247 返回列表

許多人一有頭痛、腰酸或身體不適就先吃止痛藥,但疼痛不等於只能吃藥。有些疼痛就算吃了藥也不見效,甚至可能因延誤治療而錯失黃金時機。

 

以下情況「吃藥沒用」!請盡快就醫檢查

以下狀況表示可能有潛在嚴重問題,不宜僅靠止痛藥緩解,應及早就醫處理:

 

*止痛藥無效的中至重度疼痛:輕度疼痛可使用一般止痛藥,若疼痛持續或劇烈,務必查明病因。

 

*突發性嚴重頭痛:可能是顱內出血或神經系統問題,需立即就醫。

 

*非經期的骨盆或腹痛:恐為卵巢、盲腸或泌尿問題,須檢查釐清。

 

*疼痛合併噁心、嘔吐:可能為腸胃、膽囊、胰臟或其他內臟急症。

 

*關節紅腫熱且伴隨疼痛:需排除感染、痛風自體免疫疾病

 

*懷疑骨折:骨折需透過影像確認與固定,不能僅靠止痛。

 

*懷孕或可能懷孕:部分止痛藥會影響胎兒,務必先諮詢醫師。

 

*2歲以下幼兒疼痛:小孩表達有限,需由醫師判斷病因與用藥。

 

*肝病患者或有酗酒習慣者:止痛藥可能加重肝損傷,應審慎使用。

 

止痛藥服用原則:遵照醫囑,不自行調整劑量

止痛藥種類眾多,作用時間與副作用各異,服藥時請遵從醫師或藥師指示,切勿擅自:

 

*增減劑量

 

*改變服藥時間

 

*任意停藥(特別是麻醉性鎮痛劑,突停恐引發戒斷症狀)

 

*若使用長效錠或腸溶錠,不可自行剝半或磨粉,服用前應詢問專業建議。

 

搭配食物服藥、避免酒精傷害

止痛藥建議飯後或與食物併用,可減少胃部不適。

 

*服藥期間勿飲酒,避免:

 

*增強鎮靜效果(特別是麻醉性止痛藥)

 

*提高肝毒性與胃腸副作用風險

 

長期服用需監測肝腎功能

若需長期使用止痛藥,特別是高劑量時,應定期檢查:

 

1.肝功能(AST/ALT

 

2.腎功能(BUN/Creatinine

 

如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停藥並就醫:

 

*耳鳴

 

*持續性胃痛

 

*呼吸急促

 

*不明出血

 

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的警告訊號,不是所有疼痛都該立刻吃藥壓制。了解病因、適時就醫,才是治本之道。切忌,止痛藥是輔助,醫師診斷才是關鍵。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睡醒臉部、脖子痛可能是「睡覺磨牙」害的! 「5大引發原因」曝:公認第一名非壓力大
·耳朵疼痛恐暗示「身體5大健康」警訊! 小心你的顳顎關節、鼻竇被感染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