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 高齡求子逆轉時光賽跑!婦產科醫師建議調整補助制度,助女性累積胚胎提升成功率
瀏覽人次:3069 返回列表
42歲的胡小姐屬於衛福部定義的高齡產婦,因超過40歲,生育補助次數由6次減少至3次,但她仍不放棄求子夢想,歷經10次取卵共取得85顆卵子,最終成功誕下一名健康寶寶。
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彦秉醫師指出,高齡女性求子是在與時間賽跑,現行政府補助制度將「取卵」與「植入」綁定,與臨床需求不符,應該分開補助,讓患者可先集中取卵累積優質胚胎,再分批植入,提升生育成功率。
台灣面臨晚婚晚育與少子化挑戰
台灣面臨晚婚晚育與少子化挑戰,女性初胎年齡持續上升。何彦秉表示,42歲以上女性胚胎染色體正常率僅約十分之一,胡小姐取卵10次,形成11顆囊胚,最終只有1顆通過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療程歷時超過一年,求子過程艱辛。
政府補助限制使高齡婦女難以有效累積胚胎,亟需調整補助彈性,建議提供「每胎6次取卵、6次植入」的補助上限,並允許跨階段調整使用。
政策聚焦支持有意願生育族群
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分享39歲林小姐因健康因素須推遲治療,團隊協助申請補助展延,確保其能使用完整6次補助。曾啟瑞調,患者目標是成功生育,而非單純使用補助,政府政策應更加靈活,兼顧健康與求子權益。
隨著台灣生育年齡持續延後,試管嬰兒補助政策已助超過2萬名寶寶誕生。何彦秉強調,政策應聚焦支持「有意願生育」的族群,給予患者與醫師更大彈性,讓補助成為助力,而非限制,幫助更多高齡婦女實現生育夢想。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小心造成不孕! 醫揭「4大明顯症狀」很多女性都忽略
.每6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 不孕症治療常見問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