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台灣健康聯盟推「左流右新」策略,中央地方攜手提升疫苗施打率守護全民健康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8/14
瀏覽人次:3653 返回列表

每年秋冬都是流感疫情升溫的高峰期。今年初知名藝人大S赴日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的消息,掀起民眾「流感疫苗搶打潮」。雖然近期新冠疫情略有趨緩,但疾管署統計顯示,併發重症及死亡病例仍處高檔,且多集中於65歲以上長者,其中超過8成六未接種 JN.1 疫苗。

 

疾管署延續「左流右新」策略,10月起雙疫苗同步接種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秋冬COVID-19疫苗將優先採用 LP.8.1 變異株疫苗,並提供 JN.1 疫苗給不適合接種 mRNA 疫苗者選擇。接種自101日起分兩階段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延續「左流右新」策略(左手打流感、右手打新冠),鼓勵65歲以上長者與高風險族群一次完成兩種疫苗接種,以減少就醫次數並提升便利性。

 

今年接種率目標為:COVID-19疫苗長者40%、醫事人員40%;流感疫苗長者55%、學生75%、學齡前幼兒65%、醫事人員75%。疫苗接種率也將納入感染管制查核指標,並新增「65歲以上共同接種獎勵」,同時加強衛教與醫事人員訓練,提供正確資訊以提升民眾意願。

 

地方創意推廣 結合社區資源與文化活動

新北市衛生局結合教育局、社會局與民政系統,讓高風險族群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接種疫苗。台中市則以全國唯一的「市府疫苗預約系統」整合多種疫苗同日預約,並搭配簡訊提醒與多元宣導。

 

台南市將接種活動融入廟會、慶典及文創市集,並派出移動接種車深入偏鄉,透過村里廣播與地方耆老動員提升覆蓋率。

 

共同接種安全性獲國內外數據支持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南昌指出,今年第23週新冠重症166例、死亡39例,其中近九成未接種 JN.1 疫苗,顯示接種的重要性。美國與台灣監測數據皆顯示流感與COVID-19疫苗共同接種安全無虞,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單獨接種相近,應加強宣導以消除民眾疑慮。

 

座談會前的問卷調查顯示,地方推動疫苗接種的主要阻礙包括:民眾對疾病風險認知不足、假訊息影響意願、醫療院所協作不足及資源有限。地方政府期盼中央加強公共溝通、提供名人代言與即時澄清假訊息,並給予更多經費與分眾化宣導素材。

 

台灣健康聯盟理事長吳玉琴總結指出,「左流右新」是第二年執行,雖推動難度高,但國際經驗顯示共同接種能顯著提升接種率。唯有中央與地方協力、社區共同參與,才能在流感與新冠的雙重挑戰下,守住全民健康防線。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新冠疫苗打6劑還確診?身體不適要吃清冠一號? 醫解析3個被問爛疑惑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